附稿一 当局者说:沉沦幕后另有隐情

信息来源:2007.02.09 大河报 刘景峰,周健

沉沦并不是因为那些老总无能$$主持人:这次会议的起因是一位民间人士任俊杰提议的,这次他提出的是二七商圈的整合问题。现在二七商圈发生着巨大变化,商圈中的大部分企业在走下坡路,这种下坡路是反常的。全国传统的商业地区,比如说南京的新街口、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尽管他们也面临着这些问题,但是我觉得他们面临的问题和我们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已经到了生存的危机,而他们面临的可能是本身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外因问题。我觉得大家可以坐下来探讨这个问题。$$刘继臣:谁也不会忘记我们这十多年的历史。我举个例子,就是亚细亚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亚细亚出了问题就把它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亚细亚的问题当然有内部原因,但是我们当时的大环境给亚细亚创造了什么条件?干事的不当家,当家的不干事。可以肯定亚细亚业态和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只不过是生不逢时。比如说后来搞的某某百货,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实现的话一个店一年销售两个亿那是不成问题的,相当于当时沃尔玛的五分之一。光是让别人抽调走的就是三个多亿,而让亚细亚商业承担这一块儿的费用,能承担得了吗?所以我对亚细亚是肯定的,它给郑州带来的宏观影响不能单纯以数字来衡量。没有亚细亚不会有郑州的知名度,没有亚细亚不会有郑州这么快的建设,不会发展得这么快。$$我们后人应该从前人的经验教训当中总结经验。我经常和原来亚细亚的领导联系,他们在别的地方都是干得非常出色的,年薪都是200多万元。反过来说郑州国有商业的这些老大哥都是无能的吗?我不赞成这个观点。这些人都是给郑州市立过汗马功劳的。当时我们的第一次商战驰名中外,中央电视台拍了两个节目,在全国引起了很大震动,带来的综合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当时大家都是被逼上舞台的。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期,也是一个机遇期,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良好时期。第一,来源于我们郑州的蓬勃发展,一个城市现在的融合和十几年前的因素是离不开的。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为我们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第二,多数企业在政府的关照下完成了改制,放掉了包袱,可以轻装上阵。第三,郑州城市框架的拉大也给我们商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我今天表个态,只要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