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读什么?

信息来源:2007.07.23 大河报 辛渐

大学要读好三个课堂 日前,中原工学院先后搞了两 次主题教育活动。一次是把郑州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相关专家请进校 园,针对大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存 在的问题做一次义诊。还有一次是 邀请在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上荣 膺冠军的清华大学优秀的大四师姐 小郭与大一新生座谈,交流如何度 过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 参与义诊和座谈的学生有80% 是来自各个院系的大一新生,此外 还有部分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他们 的困惑主要来自感情及就业等方 面。新生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怎样 独立自主地学习、怎样融洽地与同 学相处以及如何与老师交朋友。 “大学生初人大学时思想上的 迷惘、感情上的脆弱以及计划上的 混乱,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对大学生 活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做。高考重 压解除之后,好像一下失去了生活 的目标和方向,如果没有很好的自 学能力及适当的调整方法,心理问 题就会应运而生。这时候,学校、老 师包括社会、媒体都应该担当起责 任,帮助他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心理专家李幼辉主任说。 在座谈会上,清华优秀学子小 郭的回答也让同学们茅塞顿开:“进 入大学后,学生要注意读好三个课 堂,结交良师益友,决不放松自己, 搞好四年规划。大学有三大课堂: 第一课堂是专业理论和知识学习, 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课堂,也是大 学生人才培养的重点。第二课堂指 各种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主要是丰 富第一课堂以外、提升大学生综合 素质的各种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 有机补充,旨在使大学生的综合素 质得到全面提升。第三课堂指社会 实践。随着大学生就业时越来越多 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工作经验要求 的不断加强,作为锻炼大学生具体 动手能力的第三课堂也越来越受到 学校和大学生个人的高度重视。这 三大课堂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它是构筑大学生合理 知识结构最重要的环节。但第三课 堂由于种种原因相对滞后,其结果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竞争力和核 心就业力的发展。最直接的表现是 大学阶段的学习环节中,动手能力 的课程、学时相对来说比第一、二课 堂要滞后,大学生毕业时明显表现 为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所以,大学 阶段一定要平衡好三大课堂之间的 比例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