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比特色 超市拼块头
信息来源:2000.07.04 中国商报 刘学华,张斌华
本报记者刘学华(通讯员张斌华 武汉报道)买方市场使武汉商战愈演 愈烈,其激烈程度近乎悲壮。折上折、礼 上礼已不足以打动人心,进价销售、关 门甩卖一浪高过一浪,商家痛感生意难 做。而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百货商场 和大型超市,则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得 以生存和发展。 随着消费层次细化和商业网点增 多,传统百货业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 亟须突出特色,找准定位。中南商业大 楼把传统的日用商品的消费群体定位 在社区顾客上,满足了社区顾客的需 求,目前仍然保持着年利润6000万元 的业绩;中心百货大楼以“逛”为主题, 扩大了穿着、食品项目;汉口汉商则将 经营定位对准女性消费者,开办了“女 之都”。 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业态,超市竞 争也日趋激烈。仅仅3年,武汉就出现 了10多家经营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 大型超市。由于实现了规模经营,实行 了仓储、会员制,使得超市商品价格迅 速降低,销售也直线上升。 曾创造“平价现象”的中南徐东平 价广场,在4天“平价风暴电”销售突破 1000万元。最近,中商又组建了中商平 价连锁公司,扩大了进销规模。而洋超 市也不甘示弱,在武汉三镇同时挺进。 业内人士称,今后,超市的竞争将是比 规模、比块头、比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