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求真

信息来源:2000.07.01 中国商报 慎余

持续数年的新邮打折,伴随着邮市萧 条,引起广大邮人议论纷坛。 近期,报刊大量报道称:国家邮政管 理层为扭转邮市低迷,出台了诸如“削减 新邮印量”、“提前公布邮票设计图稿”、 “销毁部分邮资票品”、“盖销部分邮票、 型张”等等举措,可谓“用心良苦”。 最近的销毁和盖销部分邮资票品举动, 不仅没有对萧条多年的邮市有什么刺激,反 而引起一些省市的集邮公司将应列入销毁 范围的邮票以低于面值的价格抛向二级市 场,使各地邮市雪上加霜。 为了使中国集邮事业在世界及国际 邮展上“夺金”的基础上能健康稳步地 前进;为吸引更多的人士,主要是广大青 少年加入到集邮行列中来;也是为了邮政 部门自身的经济利益,特向国家邮政局建 议: 1.不要每年再向地方邮政局及集邮公 司下达集邮收入的硬指标。据悉,1999年集 邮收入占全国邮政业务总收入368亿元的 22.4%,多达80余亿元。我国的集邮人数前 些年被集邮业务部门号称2000万,实则不 会超过邮协会员人数的两倍,也就是500至 600万,而真正执着的集邮者人数要远远低 于此数。那么,80亿元,这个数字意味着要 向每个集邮者的钱包掏多少钱? 2.遵循国际集邮联80年代初在苏黎 世召开的国际集邮圆桌会议关于邮票发 行的职业道德准则中尽可能不发行高面 值纪念邮票的精神,应不再发行或尽量少 发行高面值纪念邮票,杜绝发行面值高达 50元的什么金箔邮票,因为这不是严肃的 国家邮政之举! 3.让邮票(包括纪特邮票及邮资封片) 发行渠道回归邮政局,发行邮票是邮政局 首要的行政职能,而现行的由包括中国集 邮总公司在内的各级集邮公司直接向集 邮者发行邮票的方式乃政企不分之举。 4.各种邮资票品发行之前向社会公 布其印刷量,在发行期后,未售完之邮票 全部销毁。“提前公布数量”,80年代就是 这样做的,现在却有了困难,其中的奥妙, 决策人心里明白,集邮者心里更加明白, 邮票发行期后全部销毁未售完之邮票,好 处至少有三。其一:避免在发行量大小的 问题上争论不休。其二:因为通过几次 “销毁”就可以比较确切掌握社会需求避 免造成浪费,也不会出现充斥邮市的打折 票。其三:提高集邮者的信心,集邮者提 前交了预订金,待邮票拿到手后即被贬 值的事实是很难吸引人们加入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