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珍心得 点点滴滴

信息来源:2000.07.29 中国商报 王明午

我是位职业书画家,在书画创 作之余涉足古玩,收藏经历已达16 年,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叙述其后,供 藏友参考。 鉴定水平的提高在于将科学性 和长期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于善用辩 证思维、反证法,结合其他多种因素 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学会抓大 感觉,何谓大感觉即鉴定专家们的所谓 “望气”,是指观察物品是否具备与之相应 的时代气息与神采,或谓之“灵光一现”。 行家语:“新的不怕旧,旧的不怕 新。”开门的东西再新也是旧的,旧的东 西、老的东西甚至两三千年的东西看起 来像新的,就最上档次,所以有旧的东西 越新越好之说。仿品则相反,造假者千方 百计伪装、做旧,换言之,越是像老的东西、 旧的东西越要当心,谨防上当受骗。 在鉴定文物的过程中,切忌凭空想 像的猜测,心要静,名头越大、价格越高 的珍贵之物越要留神,要善于控制自己 的感情,不要冲动,喜于言表,否则极容 易因感情冲动而忽视细节。 多看真品。全国各大博物馆里的珍 品、精品千千万万,但总是隔着玻璃看, 距离较远,看的是展品的表象,最好是看 私人收藏家家中的实物,要仔细看、比较 地看,寻找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要到 制作赝品的厂家、作坊看,看高仿品制作 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注重收集古陶瓷碎片,经常置于掌心 揣摩研究,早晚观之,不仅赏心悦目,而 且更重要的是这是提高自己眼力的最方 便、最佳的方法。 经多见广、眼看手摸、细心琢磨是提 高鉴赏水平的基本途径。上手的物件越 多,过眼的东西越多,相对来讲鉴赏水平 越能提高。 戒贪。贪心、贪便宜,特别是贪小便 宜,往往吃大亏。俗话说,只有错买的,没 有错卖的。珍贵的物品买得太便宜,上当 的可能性越大。 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不要轻 信花言巧语和胡编乱造的离奇故事,要 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轻信入耳之言,要 凭借自己的眼力去判断文物的真伪。 不要在偏僻的街头巷尾和无人的地方 交易,当心埋地雷,当心媒子,当心包 装时调包,当心交手时欺诈。 要熟悉市场行情,特别是要熟 悉全国各地的市场行情,要了解把 握该地区当时的通价。如果说物品 与通价差异悬殊较大,珍贵的、价 格昂贵的文物与所购同类文物价格 差异悬殊较大,则该文物的欺诈性、 危险性也最大。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