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霍乱发人深思

信息来源:2000.07.25 中国商报 何其琛

本报记者何其琛合肥报道: 由南向北蔓延的超市霍乱症,正在 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来自合肥某法院经济庭的法 官认为,超市频频亏空关门,多是 经营不善或经营者恶意透支造成 的。“依特佳”关门就是利用高价进 货、低价销售的方式恶意透支,造 成超市资不抵债。安徽一律师认 为,超市霍乱的实质是合同诈骗。 首先,超市业主在主观上有恶意, 表现在超市业主一开始就抽逃资 金,等超市出现资不抵债时便出 现无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如此时 仍与供货商签订购销合同,与其他 商家签订转让股权协议,均为骗 局。其次在客观上,超市业主的行为 损害了广大供货商的财产权,让供货 商遭受巨大损失。 商界人士认为,超市霍乱主要 诱因在于超市的经营者大多急功 近利,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从合 肥的实情看,经营一家规模在 3000平方米的中型超市回收期应 在5年左右。一些眼热这种新型业 态的人,认为开超市可以空手套白 狼,如租个场所,赊账装修,用职工 集资款发工资,用厂家货物充实货 架,不但经营收入可以揣进自己的 腰包、且可以有意无意拆借货款。 目前,超市的价位比一般商场零售 价低20%以上才有生存空间,中 小规模的民营超市大都经营食品、日杂、文具、化 妆品等,要想在这些商品中寻求低价又保证超市 10%左右的毛利率,这需要相当的经营手段。如果 不具备这样的运作能力,只是在商品价格和质量 上做手脚,其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供货商则认为,超市霍乱主要是因为一些供货 商目光短视,表现为:一是对中小超市低门槛招 商政策盲目认可。一位供货商告诉记者,进信誉 好、有实力的大商场、大超市,各种费用摊下来 难以承受,而小超市是请你进去,许多事都好说 好办,殊不知盲目认可的结局是羊入虎口;二是 对超市经营者缺乏必要的警觉;三是供货商竞争激 烈,超市开业你不送货有人送,与其让别人送,不如 自己赌一把。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