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锻造网络翅膀

信息来源:2000.07.25 中国商报 陈明

近日来有关“国际影星”巩俐的花 边新闻不断:先是这位远嫁异乡的“秋 菊”居然妙想天开,试图扮演北大学子 的新角色──在她那充满传奇色彩的 演艺生涯中,这可是从未尝试过的,故 此网上网下,口诛笔伐纷至沓来;其次 是近期她为某药厂所做的广告涉及 “希望工程”,于是又引起轩然大波,令 青年基金会大为不满。为什么大家对 一位现在鲜有佳作的明星如此关注, 究其深层原因,其实是“巩俐”两个字 早已超越了人名的范畴,而上升到一 种知名品牌的高度。所以人们谈起“巩 俐”的时候涉及的其实是这个品牌的 过去、现在与未来。仅仅通过这么一个 例子,我们即可看出特殊时刻知名品 牌那令人震惊的影响力。 “任何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远投 资”──广告研究者如是说,但现在中 国的某些企业却是建设品牌的热情很 高,保护品牌的警惕性不够。譬如大家 都对眼前热得发烫的互联网经济趋之 若鹜,也都知道传统企业转型只是时 间问题,但对怎样才能使企业不致落 伍、怎样才能使自己在网下苦心经营 的品牌同样在网络世界中绽放光彩等 问题却仿佛不甚了解。 什么因素在遏制着企业们的热 情?笔者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首先分 别在几个知名的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 上键入中文“美格”(著名显示器制造 商)字样,结果令人诧异:屏幕上出现 了一堆服装厂、儿童玩具厂乃至制造 拉链的公司的地址,可偏就没有这家 在IT业界名声显赫的厂家的任何资 料;用英文试试,输入“MAG”,“Go”之 后就更是莫名奇妙,有2000到5000以 上的地址与此相关,但我又哪里有心 情去一一查询?于是我获得了以下结 论:其一、英文域名,查找困难,妨碍中 国用户对原有品牌的认知和了解;其 二、搜索引擎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存 在着定位不准、信息驳杂、答非所问等 问题;其三、域名不能和企业的品牌划 等号;其四、“数字化生存”与普通大众 的幸福生活还相当遥远;指望母语不 是英语的中国百姓记住偌大一堆英 文,然后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进 “IE”的地址栏,真是强人所难。 有没有办法解决上述这些令人头 痛的棘手难题呢?我们可以来看一下 3721中文网址所提供的互联网上网解 决方案。 首先,企业不必再空耗财力和人力 去盘算如何让消费者牢记自己的域名 了;对网民来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