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地方保护战”没有胜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入世的临近,我国汽车市场要进一步开 放。然而,一些地方的汽车市场仍壁垒森严,地方保护呈变本加厉之 势。这种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战”,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信 誉,也制约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和成熟。 “保护战”逐步升级 “市场墙”越来越厚 过去,我国一些省份的地方保 护主要表现在啤酒等消费品上,保 护范围也主要在县市区域。而如今, 一些省份的地方保护,已从普通消 费品领域扩大到包括汽车等大额商 品在内的许多产品领域;保护范围 则从县市一级扩大到地市级甚至省 级。更有甚者,在有些地方,地方保 护已演化成了“地方保护战”,有的 还上升为政府与政府间的“地方报 复”。 如去年10月,湖北荆门市化工 总厂下属单位购买了一辆桑塔纳轿 车,售价为17.2万元,但办完各种 手续后却花了32万多元,其中包括 7万元的“特困企业解困资金”。这笔 资金是由湖北省财政厅社会集团购 买力办公室按上级精神收的,凡购 买上海桑塔纳轿车并在湖北上牌照 的都必须缴纳。湖北这项措施只是 针对“桑塔纳”一种车,显然矛头直 指上海市。原来,上海市在这之前对 私人购买外地轿车一直采取歧视政 策,规定私人购买小轿车必须缴纳 上牌额度费。其中沪产轿车上牌额 度底价为2万元,而外地产轿车底 价则为9.8万元。 汽车市场内战不休且愈演愈 烈,其根源在地方政府。因为几乎每 家汽车企业都搜集了一批各地“地 方保护”的文件和规定。如湖北省政 府办公厅在1997年和1999年下发 了两个关于促进经济型轿车销售的 文件,规定省内处及处以下行政事 业和企业单位购买轿车,必须购买 神龙富康经济型轿车,否则财政不 予拨款,社控不予定编,公安不予上 牌照。吉林省委办公厅也曾下发文 件规定:地厅级行政事业单位领导 干部用车,原则上可配备一辆排气 量2.2升以下、单台价格在45万元 以下的国产红旗车,其他需要新购 或更新的,一律购置“捷达”。 除了这些公开的政府行为,还 有一些隐性的政府行为。这一点在 出租车行业表现最为明显。 在上海出租车几乎都是桑塔 纳,武汉基本都是神龙富康,长春则 以捷达为主。各地在出租车用车上 都采取了一些变相的限制措施,形 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隐形壁垒”, 而且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