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皇书法及市场行情

信息来源:2000.07.29 中国商报 郭学文

封建时代的帝王一般从6岁开始读 书,学习经史诗文,书法更是必修的课 程。他们的老师一般都是翰林出身,是朝 中的大学士、尚书等名臣硕儒,这些人不 仅学问渊博,在书法上也有极高的造诣, 有的本身就是书法名家,像清朝的帝师梁 诗正、张廷玉、翁同和等,其中翁氏书法被 推为同、光年间第一人,名噪一时。历朝天 子中善书者不乏其人,仅《书画篆刻辞典》 书家一栏内,就收录12人。 清王朝入主北京后,出于治理国家的 需要,特别重视汉文化的学习,这其中当 然也包括书法。特别是自康熙始,历代清 帝都要在正月初一写福字分赐皇子、王公 大臣及各省督抚,以示恩宠。如果字写得 太不成样儿,有失天子尊严。 清帝中,世祖顺治的书法源自《遗教 经》和《夫子庙堂碑》,喜作擘窠大字。据 《清稗类钞》记载,他对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的书法极为推崇,藏有其遗墨八九十 幅,曾对人说:“朕字何足尚,明思宗之字, 乃佳耳。”顺治因其寿短,故其遗墨极为罕 见,只有几年前翰海拍卖会上出现过一 幅,卖价高达16.5万元。 清圣祖康熙,自幼好学工书,最喜董 其昌,海内真迹,搜访殆尽。他的书法全由 董书中来,俊骨逸韵,柔美中含有雍容的 气度。其作品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屡屡出 现,价格不菲。 雍正诗文书法皆有较高造诣,有《雍邸 集》存世。书法取自董、赵,是流畅和美一路, 亦有一定力度。传世之作较多,1995年北京 卖了3幅,成交价都在七八万元。 高宗乾隆对书法的嗜好比他的爷爷康熙 更甚,所不同的是,他更欣赏元代赵孟■的 书法,心追手摹,倒也得其圆润秀媚之姿,只 是变化较少,“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 风”。大概因为乾隆系历史上少有的明君盛 主之故,前二年的翰海拍卖会上,他的一件 行书横幅竞卖了26.4 万元的高价。乾隆生 前遗墨满天下,又多有代笔之作,故作品行情 差落较大,大多时几万元就可竞得一幅。上海 朵云轩一行书册页就只卖了1.98万元。 嘉庆、道光、咸丰三帝中,道光榜书写 得雍容大度,嘉庆的字虽平和端正,但笔 墨拘谨,缺乏神采;咸丰长于诗文,字亦不 坏。1995年翰海拍卖3件三帝书法作品, 分别以3.74万元、3.96万元和4.4万元 成交。许是年代相对较近的缘故,这几年 光绪、宣统的御书也多了起来。光绪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