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也躲不开的调整

信息来源:2000.08.08 中国商报 吴晓东,杨海宾

今年7月24日子夜,诞生于1947年、被誉 为“新中国国有第一店”的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商 店徐徐关上了店门。因经营上没有特色、企业包 袱过重、机制老化等种种原因,这家商店被迫停 业,将进行为期40天的调整。 哈一百此次停业调整有其特定的原因,更有 其内在的必然性。 有人将哈一百形象地描绘为一架在计划经 济下运行的笨重的“大机器”,它的每一个部件都 需要更新改造。据了解,早在1993年,哈一百就 开始转制为股份制公司,但由于受观念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企业难以规范运作。从表面上看,只是 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经营形式、管理方 式并没有发生变化。再加上人员结构的老化,企 业无法从根本上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也无法改 变陈旧落伍的经营理念。这一切导致企业在经营 上起色不大,销售额和经济效益增长放慢。哈一 百辉煌时期年销售额曾达到6亿元,年上缴利润 4000多万元;近年来,其效益不断下滑。 另外,哈一百在经营定位上的失策也直接造 成了“硬伤”。1994年,这个店进行商业扩建,营 业面积由原来不足2万平方米发展到近10万平 方米,其改建的银行贷款高达5亿多元。但这次 经营规模的扩大仍沿袭着“千店一面”的老路子, 一楼经营日用百货、化妆品,二楼经营服装、纺织 品……毫无特色可言,林林总总的商品非但没能 从特色定位上吸引顾客,而且商店因基建贷款而 形成的巨大包袱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流动资金 拮据。缺少流动资金,名优商品更难以进店。 业内人士认为,哈一百停业调整是明智之 举,如果再不调整,企业的改革成本将越来越 大。要适应市场竞争,国有大百货商店就必须完 成躲也躲不开的调整。 事实上,此次哈一百的停业调整已显示出 “背水一战”的决心。哈一百总经理计勇凯介绍, 停业调整的40天,哈一百将从经营结构、商品结 构、内部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资本结构等方面 进行有针对性的“大手术”。新的哈一百将从改变 经营业态入手,摒弃已无竞争力的五金、纺织、居 室三类专业商品的经营,新开办3000平方米的 现代都市型超市,开办电脑、家具等热门商品市 场;同时,他们将相应改革人事用工制度和分配、 激励机制,实行职工全员“下岗”,再重新竞聘上 岗,从根本上把企业的利益与职工的利益联系在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