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寻求烟草业生存理由
本报讯:前不久,福建一家烟草公司邀请香港著名影 星拍摄的擦边球软性烟草广告,最终被反吸烟运动的民众 识别出来,在强烈的舆论声中,被迫从电视上撤退。近年 来,福建烟草行业,一直在生存和消亡之间的夹缝中寻求 生存理由。 笔者采访得知,让地方政府、电视台广告部、户外广告 公司等难以割舍的,不是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 成分,而是每年数亿元的经济收入。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客观存在的我国3亿烟民,是 难以采用强制手段消除的。这个消费市场巨大,如果民族 的烟草业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会通过各种不正常的 途径获取境外烟草制品,5年前福建沿海洋烟走私猖獗,结 果造成大量外汇流失。 在社会利益和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到底有没有一种理 由,可供烟草业堂堂正正生存呢? 笔者就此电话采访了福建省烟草公司有关负责人,据 称,从福建来看,烟草业存在的理由,是找到既不危害烟民 的身体健康,又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两全其美的途径。福建 烟草科研和生产机构,只能依靠科技手段,开发低焦油含 量的新型卷烟,逐步淘汰过去标称“焦油含量中”的烟草制 品,以此换来在这个讲求环保、讲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时 代的生存理由。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研究,福建省烟草研究专家已经 研制出每只卷烟焦油含量不到8毫克的低焦油香烟生产 技术和配方,大大突破了国产烤烟型香烟原焦油含量每只 16毫克的平均水平。这种低焦油含量的烟草生产技术,据 悉已经交由福建厦门一家国有卷烟厂生产。 然而,面对刚刚上市的新型低焦油含量的香烟,反对 吸烟的人士丝毫没有觉得欣慰。福建省直机关某处谢姓副 处长在与笔者交谈时认为,焦油含量低,不等于没有了焦 油,吸烟始终对本人、对他人、对环境有害,而且,烟民容易 因为其含量低,就多吸烟,随着总吸入焦油量增加而受害更深。 近日,福建当地烟草行业代表和社会著名的反吸烟人士,被邀请到当地 电视台演播厅,现场辩论该不该给吸烟一个理由,辩论的结果,也是谁也无 法说服对方。有人说,兴许,对于这样的社会难题,应该是法律给他们说法的 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