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
由于严重旱灾等原因,今年粮食生 产出现了近年来最为严峻的局面。农业 部最新统计表明,今年夏粮减产110亿 公斤。北方旱区秋熟作物长势不如常 年,缺苗断垄现象严重,秋粮减产已成 定局。 粮食较大幅度减产令人担忧,但是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学术界、粮食主 产区的政府官员,甚至在部分农民中出 现了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有人甚至认 为,粮食减产,实现了结构调整的目标, 能够改变供大于求的被动局面。消极抗 旱、土地撂荒、放松管理的现象在不少 地区相当严重地存在。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 资。我国人多地少这一特殊国情,决定 了吃饭问题始终是长治久安的头等大 事。一旦粮食出了问题,供给紧张,就会 推动物价上涨,波及整个国民经济。立 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粮食安 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暂时的供过于求并不等于长久的安全, 我们应该居安思危,绝不能对粮食生产 掉以轻心。 我国粮食生产和供求形势并不像 有些人估计的那样乐观。从长期看,我 国粮食供给将是偏紧的。现在的粮食产 量大体为5000亿公斤,人均也就是400 公斤,消费水平并不高。今后,人口增 加、耕地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三 个趋势不会改变,粮食需求还要持续增 加。 不仅如此,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还不 稳定。粮食连续5年丰收,气候条件是 个重要因素。九十年代特别是下半期, 我国处于丰水期,气候条件对粮食生产 有利。但据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今后 若干年内对粮食生产危害最大的旱灾 将偏重发生。今年北方地区发生的历史 罕见的旱情,就是一个信号。我国农业 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 遇上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加上农民种粮 积极性下降,粮食播种面积调减幅度过 大,粮食生产和供求形势就有可能发生 逆转。 乐观的估计认为,我国的粮食库存 量很大,完全可以调节减产造成的压 力。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目前粮食库存 2500多亿公斤。其中有10%左右为品 质较差的春小麦和早灿程,优质小麦并 不很多,硬质小麦国内生产还不能满足 需要。还有一部分粮食存放多年,已经 陈化变质,不能食用。至于农户家庭存 粮,有关部门调查为2000多亿公斤,但 只有三分之一为小麦和稻谷,加上农民 有卖落不卖涨的心理,在市场粮食短缺 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