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尽板门店
对于中国游客而言,在韩国,没有什 么地方比板门店更能引起我们的 关注和共鸣了,40多年前的那场战 争曾牵动了共和国无数人的心弦,一首 首英雄主义的华彩乐章在这片热土上 奏响。今天,韩国一方将板门店作为一 个特殊的军事游览区对外开放,使我们 有机会重温半个世纪前的那场血雨腥 风,回味当年谈判桌上的唇枪舌战。 如今的板门店已成为韩国旅游的热 点地区,它距汉城只有几十公里,往返 参观一天即可,与其他旅游区不同的 是,事先应办好签证,且不可带摄像机 入内。 车到临津江,军事区就咫尺可望 了。事实上,这条汉江的交流是从韩国 南部进入板门店军事区的天然屏障,在 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沿江南岸架设的 铁丝网和韩国武装士兵的哨位。 在这里,有一栋颇具韩国民族特色 的“临津阁”。临津阁后面是韩国政府建 造的战争博物馆。由于韩国本国人不能 游览板门店地区,所以这里是本地人能 够到达的最北端。不过,虽不能亲临该 区,了望台上设了一排望远镜,投币进 去,不仅能看到对面的景观,还可以选择 收看平壤等城市的风光图片。 越近板门店,军事气息越浓郁,时不 时能看到有架设在公路上端的巨大的拱 门式水泥设施。据说这些水泥拱门都装 有爆炸装置,一旦发生情况即可启 动装置作塌这些水泥拱门将道路完 全堵住封死。 将近军事营区时,两位头戴钢 盔全副武装表情严肃的士兵上车做 例行检查。对电视台同仁所带的摄 像机,他们提出了异议,但经过韩方 领队的交涉,终于同意带入,但绝不 可取出使用。 军营里完全是一幅联合国驻军图, 白皮肤、黑皮肤和黄皮肤的各国军人一 起站岗、受训。在这里,所有的游客必须 换乘军营的大巴,由军士导游陪同。来到 我们车上的士兵是一个和善的韩国小伙子, 一上来便用汉语给我们打了个招呼。我们正 纳闷他何以会中文之际,他又结结巴巴地 告诉我们,他十年前随父母在北京长住 了一段时间,并就读于某中学,可惜回国 后,汉语慢慢荒疏掉了。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先去军营的接 待室,看有关板门店的幻灯片,然后军士 导游按规定暂时收了我们的护照,发给 一张标有联合国标志的胸卡,同时还有 一张保证书,上面列了遇到紧急情况后 的各种处置办法和注意事项,我们一一 看完,签名交回。军事区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