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保护价在河北一些粮站“缩水”
信息来源:2000.08.24 中国商报 欣华
本报讯:国家按保护价 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保护 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措 施。笔者近日在河北粮区采 访发现,多数地方较好地执 行了这一政策,但也有一些 粮站在落实这一政策时打了 折扣。 高邑县人均售粮数量居 河北省前列,县粮食部门介 绍说,这个县今年小麦收购 价格一般是0.52元。在这个 县的一个粮站,粮站主任却 说,现在普通小麦一斤卖 0.5元就不错,按保护价收 就难以运转了,所以大部分 是按等外粮处理,0.48元一 斤。笔者在收购现场没有看 到任何检测粮食等级的仪 器,来卖粮的农民把粮食过 完秤后,就直接倒进了输送 机里。刚刚卖完粮的农民董 树巧告诉笔者,她家小麦每斤 卖了0.46元,和别人家卖的 价差不多。 个别粮站甚至出现拒收 农民粮食现象。在邢台某县 的一个粮站,一群农民愤愤 然地对笔者说,俺们村的人 已是第3次来这儿卖粮了, 但每次粮站都以粮食潮湿为 由拒收,这次一大清早就赶来了,大太阳下晒 了3个多小时,还是不收,只好拉回去了。有的 农民说,即使粮站收,也扣杂扣得很,按五等 收,100斤还要扣7斤的杂。 粮站变相压级压价,使粮改政策走了样, 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农民对笔者说, 粮改政策为农民着想,俺们欢迎,但一群歪 嘴和尚硬是把好经给念歪了,保护政策成 了一纸空文。卖粮得的钱这么少,这地真是没 法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