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拍卖会激活京城民间收藏市场

信息来源:2000.09.09 中国商报 于彬

本报记者于彬报道:9月2日上 午,被誉为“广大平民参加的真正的民 间拍卖会”──北京报国寺拍卖会敲响 了第50场槌声。3年来,先后有1.5万 人次涉足于报国寺的民间拍卖活动, 各类、各档次藏品2万余件参拍,每场 拍品的成交率均高达80%以上,成为 首都拍卖市场一个突出的亮点。 报国寺拍卖会首拍于1997年8月 30日,创办之初就确立了“来自民间, 还于民间”的拍卖宗旨,努力吸纳广大 收藏爱好者参与,以活跃民间收藏活 动,推动收藏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鉴于 此,拍卖会在吸纳拍品上,遵循为中低 档藏品敞开大门的方针,首次拍卖会 就以“百元起拍,50元为一阶梯”吸引 了300多人报名竞拍,从而激发起北京 民间收藏品市场交易的一次热潮。以 后3年时间连续不断举办的拍卖会中, 面向普通大众的“微拍”即民间收藏拍 卖会有35场,较高层次的“东方收藏拍 卖会”15场。报国寺拍卖会在京城掀起 的这股收藏拍卖热,令远居广州在国 内颇具影响杂志《新周刊》,在“1998年 北京市十大热门话题”评选中,将北京 报国寺拍卖会入选其中之一。 “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将拍卖与 群众性的收藏活动融于一体,将拍卖 与收藏品市场紧密结合,将拍卖与艺 术家创作市场化相衔接,是报国寺拍 卖会的3大特色。 拍卖与群众性的收藏活动融为一体。 一般的拍卖会拍品以传统的古玩、字画为 主,而当今的收藏市场、艺术市场则五花八 门、品种繁多。为适应市场的变化,报国寺拍 卖会拍卖的品种除了传统艺术品外,还增 加了家具、钟表、相机、证章、邮票、瓷器、玉 器、文玩以及国外艺术品等几十大类。拍品 种类的增加,吸引了各种爱好不同的人参 拍。 拍卖与收藏品市场紧密结合。通过 “微拍”,一大批收藏爱好者开始了以 报国寺收藏市场为中心,形成了群众 性的收藏活动基地。他们通过拍卖会 了解藏品价值及市场走向,而拍卖会 的组织者也根据收藏者的建议调整拍 卖会的内容。从而促进了群众收藏的 开展,激活了收藏市场。 拍卖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相衔接, 使艺术品市场化特色更加突出,特别 是对中青年创作者。在报国寺拍卖会 上,相当多中青年画家的作品频频出 现,他们的画作通过拍卖会这个艺术 市场试金石的检验,鉴别和提高了自 己的作品的认知度。几年来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