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否优质市场说了算
为扩大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陕 西省去年秋播时公布了6个“优质 小麦”品种,鼓励农民种植,并承诺 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在各方努力下, 今年全省共种植“优质小麦”200多 万亩,总产达5亿公斤。然而,夏粮 入仓时,种“优质小麦”的数万农民 却高兴不起来:他们被告知,所种的 “优质小麦”绝大部分不能算“优 质”。此事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陕 西引起较大反响。 何以出现“优质小麦”不优质的 怪事?记者最近对此进行了调查采 访。据有关方面介绍,去年陕西公布 的6个“优质小麦”品种中,经陕西 省粮油质量检验检测站检验,只有 两个达到国家新近公布的优质标 准,面积仅占种植优质小麦总面积 的10%左右,且插花种植,未成规 模,小麦的纯度受到很大影响;其余 4个品种虽比普通小麦质量高出一 些,但达不到粮食加工企业希望的 优质小麦的各项指标,市场销售平 淡。 据了解,陕西省各方对“优质小麦” 收购中出现的问题十分重视,并组织了 专门的调查组。省政府在今年6月初要 求对鉴定认可的优质小麦实行优价收 购。但粮食部门因“优质小麦”标准难定 等原因而不敢敞开收购。目前,粮农生 产的5亿公斤“优质小麦”,只有少量混 同一般小麦交售给了粮食企业,大部分 依然滞留在手中。 有关专家认为,造成陕西“优质小 麦”不优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有 关部门在未对优质小麦市场深入调研 的情况下,简单地号召农民种植所谓 “优质小麦”;一些科研机构脱离市场的 直接需求,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农技 推广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把本不属于 优质小麦的一般品种,也列入优质小麦 推广实施方案。这种不问市场、只靠行 政指挥的计划经济做法,不但扰乱了市 场,也坑害了农民,教训是深刻的。 小麦优质不优质,究竟谁说了算? 基层干部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同志认为, 说到底,还是市场说了算。农业结构调 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不能进行 不恰当的引导。蒲城县三合乡一位副乡 长说,以销定产不仅仅是企业应该遵循 的原则,也应该成为指导农业生产和结 构调整的原则。通过“订单农业”的办 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优质小麦的出路问 题。一家面粉厂的负责人说,究竟什么 样的小麦才是优质小麦,关键要看粮食 加工企业需不需要,科研人员希望自己 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