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粮改三点思考
作为一项改革,我们首先必 须考虑到其最终目标是什么?要 达到什么目的?我们要打碎的是 什么? 从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 情况而言,80年代就提出并实施 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粮食流通 体制的现状与当村改革的设想应该说有吻 合的一部分,但并非完全。改革的最终目标 应该是──参与国际粮食大流通,刺激我国 农业生产向技术集约化方向发展,刺激生 产、经营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在全球市场经济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寻求 我国粮食的国家安全体系,确保粮食流通为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 这种伟大的构想在十几年的推进中实际上 受到了很多的侵蚀,如果我们问一下“粮食 流通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我想很难有 多少人能回答正确,甚至连身在其中的粮食 职工也不能回答出来,他们至多能说的也就 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敞开保护价收购农 民余粮、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加快粮食 企业自身的改革),这哪里是改革的目标 呢?这只是现阶段的政策,当我们将目标和 具体政策混为一谈,甚至于迷失了目标时, 我们将很难取得成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要最 终取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胜利,还是要正 本清源,从头做起。 从更高更深远的意义上明确粮食流通 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努力使之成社会的共 同愿望。通过必须的宣传发动,使全社会不 单是粮食部门明确粮改的目的和意义,以及 与个人目标和愿望的息息相通,只有将粮改 的目标化解成根植于每一个个人的价值观、 关切与热望之中,才能使粮改的每一个具体 工作成为自觉行动,否则只能是被动执行和 顺从,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改革疲劳症。 不断地宣示粮改目标,塑造共同追求的 实体图像。粮改的目的不是让职工没饭吃, 生活难过,而是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繁荣, 更安全的社会中,在粮改艰难推进中的一定 阶段,忍受一时的痛苦,做出必要的牺牲是 必要的,也是值得的。作为推进粮改的组织 领导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地向 全社会以至每个具体的人宣示粮改的共同 愿景,以图借助一定的精神力量来战胜眼前 的困难。 改革的分步实施方案要顺应形势,切实 可行。粮改的总体目标提出并被认同后,应 鼓励各地方、各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去推 进,切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