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商店“捡漏”记
“捡漏”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事 情。一般以为,“捡漏”是行家对非行家而 言。其实不然。只要有眼力,在行家掌眼的 文物商店亦可“捡漏”。$$ 记不清前几年哪一个风和日丽的日 子,我在鹰潭文物商店转悠,老半天没有 找到可心之物。即将离开时,突然发现内 柜一角摆放着十几个民国茶杯,其中一只 画胭脂红山水图案的写着“少武自制於抗 日军次”几个蓝彩字。我拿起一看,胎质洁 白细腻,制作规整,釉色莹润,字画亦好, 下底有制者红印。我想这件抗日文物,是 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精神的见证,有收藏价 值。为了不让店主看出我志在必得的心 思,我另挑了一个可要可不要的民国山水 画茶杯,问:“这两个杯子多少钱?”店主见 我只要民国货,便说:“最少60元一个!” 店主论个卖,不管内容,我付钱匆匆离 店。后来,我多次向收藏界友人出示这个 抗日茶杯,都说难得一见,加几倍价格求 让的就有好几个朋友。再后来,我到文物 丰富的江西省文物商店看,上品民国货不 少,然抗日文物没有一件。这两年寻觅抗 日文物的人可谓踏破铁鞋。一本《镇江沦 陷记》卖到11万元;樊建川的《一个人的 抗战》,谈的就是抗日文物收藏,一时“洛 阳纸贵”;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副馆长刘建业先生,更是对抗日文物情有 独钟。抗日文物的价值日益显示出来,是 爱国精神的表现。我的抗日茶杯不卖,我 要让它去该去的地方。$$ 江西省文物商店内销外销二层楼面, 有几百个各式鼻烟壶。在众多的烟壶中, 我发现有两个很有特点。其中一青花勾边 粉彩秋虫疏果两面开光扁壶,绘画精细, 设色艳丽,虽晚清民国仿“慎德堂制”,却 让我爱不释手。几次软磨硬磨,终以660 元买下。我连续几个月带在身上,摩挲赏 玩又向友人出示,还到外省文物商店比 较,都说物有所值。六月底到北京,向第一 位友炫耀,即被加价千余转手。友人玩壶 成瘾,说:“到我手上要过万!”一件可心之 物,因经济利益驱使而变换主人。此事在 一个真正的收藏家身上,算是一场慨叹; 但在商品经济社会,这事也很正常。赚了 钱,我再回头找另一只烟壶,已被人八折 拿走,我在心中庆幸别人也“捡漏”成功。$$ 以上两个小例子,也该算“捡漏”吧!大 捡小捡都是“捡”。“捡漏”下能光以经济利益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