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要学会向中小投资人借钱

信息来源:2000.10.12 中国商报 胡安东

本报记者胡安东银川报道:当人 们纷纷把投资西部的目光对准跨国公 司和大机构的时候,当媒体炒作成都 “西部论坛”的峰会人数将超过上海“财 富论坛”的时候,很有可能,一些东部地 区包括西部自己的中小投资人,在“国 民待遇”方面受到某些不经意的冷落。 在西部某省的一个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招商引资内定的目录明确规 定,投资项目不得低于1000万元,还圈 定了航天、生物、通信、计算机等几个少 数尖端产业。为此,大部分中小投资人 只好“望洋兴叹”,无奈地被挡在过高的 门槛之外。 但也有不同的例子,在宁夏银川 市,有个专门向中小投资人开放的投资 乐园叫良田工业区,从1994年到现在, 除了国家明文规定不准投资和开发的 污染项目外,这里已吸引中小企业651 家,引进资金6亿元。工业区内一家叫 “小牛冲印设备公司”的投资业主发达 后说,西部开发不能以资本大小论英 雄,关键要取决于“是不是能够为我所 用”。 有关专家认为,西部市场活跃,投 资和需求空间同时都在放量。然而, 就国家整体而言,最直接、最有效率 的投资和融资,归根结底还 是要到那些机制先进、具有 盈利能力的中小投资人中间 去“挖潜”。 从深圳回流到西部家乡投 资,并成功开发出“宁夏人自己 电脑”的吕新平对此很有见解。他的一 席话或许能够代表中小企业的心声: “从海外招股入市虽然能谋到眼前利 益,但从建立西部高效、合理的企业治 理机制着眼,还需要‘土著企业’的不 断创新和奋斗。”所幸的是,这家投资 规模不大、名叫正科电脑公司的中小企 业已经在银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站 稳了脚跟。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