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券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信息来源:2000.10.11 中国商报 北安

国庆节期间,京城的商场及超 市收银台前随处可见那些五颜六 色、印制精美的代币券,面值少则 50元、多则800元不等,有的甚至 还贴有激光仿伪标志。早在1993年 就已被国家有关部门禁止的代币购 物券如今卷土重来,不禁引起人们 对国家税收损失、滋生腐败怪胎的 忧虑。10月9日下午,中国人民银 行现金管理处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 采访时明确指出,“代币券是对人民 币权威性的挑战和伤害,任何一个 国家都不允许企业私自印制这种购 物券”。 10月5日上午,在北京某商场地 下家电部,《生活时报》记者看到,这里 的收款台前人头攒动,等待交钱的10 个人中竟有5人手里攥的是代币券。 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士用厚厚一沓 面值100元的券买了一台3450元的 空调。他说,“十一”前单位以发奖金 的形式发了3500元的代币券,使用 期限是11月15日,“如果发的是现 金就不用这样定时定点购物了,更 何苦买半年闲呢”。两位女士边排队 边聊天:我老公单位这半年来代币 券发了一大把。 客观地讲,在零售业不景气的 形势下,一些商场不得已采取的这 种促销形式代币券确实给部分商 场、单位带来实惠,但它的使用却 是违规操作。央行现金管理处的同 志指出,发放、使用各种代币购物 券只给部分商业企业带来利益,但 对整个经济生活危害很大,今年5 月1日实施的《人民币管理条例》已 经明确各类代币券都属违法行为。 但这位同志同时表示,此事应由税 务部门来管理,调查、测算税收损 失,弥补税收漏洞。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