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文化在淮南

信息来源:2000.10.10 中国商报 冯燕

安徽省的淮南市是豆腐的发源地,明 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豆 腐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 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是在北京和台 北同时举办的。为了纪念豆腐发明人,从 1992年起每年的9月15日,即刘安诞辰 日为“中国豆腐文化节”。 淮南是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也是中 国新型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她位于华东 腹地,淮河中游,山环水绕,地域适中,自 然条件优越。全境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 量适中,四季分明。淮南历史悠久,人杰地 灵。有闻名遐迩的八公山,有“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的主战场,有战国 “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赵国大将廉颇、 淮南王刘安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古墓葬地, 有中国古代“七大瓷都”之一的古寿州窑 遗址,有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茅仙 洞”,有距今超过10亿年的古生物化石 群,以及名扬四海的花鼓灯艺术等等,人 文景观,美不胜收。 淮南物华天宝,资源丰盈,煤炭远景 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45亿吨,已列 为全国十大煤田之一,占安徽省储量的 63%,且煤质好,煤种好,宜于机械化开 采;磷、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紫砂页岩 等矿藏储量也十分可观。此外还有2000 万吨煤矸石、600万吨粉煤灰等再生资源, 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在这儿已经成功地 举办过六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在西方国家,许多人以为豆腐是由日 本人发明的,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华夏 美食,“中国豆腐文化节”的历年举办,不 仅使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百家争鸣,广泛 吸引了中外佳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互相交流,更是引来国内外有识之士 对煤城的投资热情。 淮南八公山豆腐,由于历代豆腐制作 人代代相传的高超技艺,澄清味甘,终年 不竭的八公山泉水,得以流传下来。八公 山豆腐的特色在于:一是口感细腻而绵 滑,营养倍加丰实;二是细若凝脂,洁白如 玉,清鲜柔嫩;三是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 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吃起来适口, 清爽生津,可荤可素,百吃不厌。历史上曾 作贡品,献于朝廷。《中国名菜谱》中载有: 取用八公山豆腐烧汤,可称三绝:热汤上 桌,豆腐随热气在 盆中翻滚,称“飘 汤”;若用中华一绝 的淮河独产名贵鱼 种肥王鱼烧汤,汤 呈乳白色,称“奶 汤”;若和乌白菜心 烧汤,称“鲜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