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粮食生产需新“引擎”

信息来源:2000.10.12 中国商报 陈芳王文化李俊义

有关专家提出,进一步落实粮食收购保护价 和优质优价政策,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 键。同时,加大粮食加工转化力度,提高粮食的品 质和产量,是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 有力措施。在多数地方粮食种植面积近年来逐年 减少的情况下,河北省隆尧县的小麦面积却连年 上升,从前几年的50万亩增加到了今年的58万 亩,这是由于县里崛起了一个大型农业产业化龙 头,农民的余粮有了好去处。据介绍,以生产方便 面为主的华龙集团目前一年可消化小麦30多万 吨,全县农民的余粮也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县农 业局局长冯社军说:“农业结构调整是为了适应市 场,增加收入,种粮食有市场能增收当然也是调整 的方向。粮食毕竟是农田的主角,要调整,光减粮 不是办法,对粮食进行加工转化的空间还是非常 大的。” 在河北农村,一些县乡干部把农业结构调整 简单地理解为少种粮食多种瓜果菜。有的地方甚 至不顾当地实际,过分压缩粮食作物,盲目追求一 些所谓“新、奇、特”的产品,最终可能不但新产品 找不到市场,而且会出现农民粮食不够吃的现象, 这种苗头应当引起注意。张家口某县一度大搞蔬 菜种植,结果却是“白菜垒了墙,芹菜披了房,老百 姓道了殃”,当地农民意见很大。有的农民说,这里 地处偏僻,还是贫困地区,要种菜总得有销路才 行。 有专家提出,在粮食生产中,固然要提高粮食 品种的品质,但粮食品种的产量仍需重视。曾选育 了多个小麦优种的小麦专家郭进考说:“对于我们 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过剩只是暂时的、局 部的、低水平的,我们的总产看起来比较高,但人 均占有粮食水平并不高,尤其是粮食单产还处在 一种低水平状态。作为小麦育种单位,我们今后仍 然要继续通过提高单产来保证总产,这样也好腾 出更多的土地,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土地保证。”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