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9000外地人唱主角

信息来源:2000.10.13 中国商报 刘学华

本报记者刘学华武汉报道:走 在方圆近2平方公里的武汉汉正街 市场,满月是南腔北调声。如今, 9000外地来汉经营户如“过江猛 龙”取代了早年的“地头蛇”,成为市 场的主力。 这个全国著名的市场起始于 1979年,103个武汉人以小本经营 恢复了传统的武汉正街小商品市 场。20年后,汉正街经营户发展到 1.2万户,其中80%来自武汉市外, 而早年在汉正街上创业的武汉人大 多已“归隐”,或以出租门面做起了 “地主”。 最早到汉正街做生意的外来者 是湖北孝感的几家经营户。他们以 汉正街为货源地,将这里的小商品 贩往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之后,他 们在汉正街斜里的一条小巷──永 宁巷开起了自己的门面。接着,仙 桃、天门等地的经营者也看好这里, 宽不过6米,异常拥挤的永宁巷成 了汉正街外地人市场的发源地。80 年代中后期,浙江、江苏、福建等的 经营者纷纷进入汉正街,现在,10多 个省、市、自治区的经营者在市场上 “遍地开花”。 孝感商人是汉正街最大的外地 群体,他们经营服装、布匹。生意做 得最大的是江浙人,尤以温州人为 最。江浙人不管在投资、门面和经 营量上都占据了优势。他们取货 于江浙日用工业品企业,很多江 浙人都顶着一个品牌的“总代 理”、“总经销”的头衔,控制了诸 如皮具、箱包、中高档服装、鞋子等 行业的货源,他们也成了汉正街的 “纳税大户”。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