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国财不理家财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 是执掌美国经济巨轮的真正舵 手。在美国乃至世界,投资者们都 希望从格林斯潘的言谈中捕捉到 一点他对利率和经济走向的看法。因为 格林斯潘的一个暗示,就可能会使他们 发财或者破产。有人曾对格林斯潘的影 响这样比喻:克林顿跺跺脚,打颤的不过 是白宫,可格氏一打喷嚏,全球就得下 雨。但是这位全世界都仰慕的理财高 手,却在个人理财方面谨慎小心,至今算 不上大富翁。 格林斯潘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薪金。 他的月薪是13.6万美元,远高于现任美 国总统,但比他在1987年前担任政府经 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时的报酬却少得多。 格林斯潘的家庭开销不大,也不在意衣 着打扮,而将大部分个人资金投向短期 国债,这是格林斯潘为避免作弊而作出 的选择。因为美国经济对他的言行有着 极高的敏感度,他对股市的起伏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如果他把主要资金投入股 市或长期债券,公众会跟着他的选择走, 这会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为了不让“全 球下雨”,格林斯潘只好放弃自己打喷嚏 的权力。 格林斯潘对美国的财政经济政策有 极大的决策权,但在家中理财却是与妻 子共同商定。1952年,当他的第一任妻 子画家米歇尔用他们的全部积蓄10.5 万头元买下了他们的第一所住宅后,格 林斯潘就开始在家庭理财上日益谨慎, 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一旦信用卡出现透 支,就立即对家庭各项消费进行调整。 1974年,格林斯潘担任白宫首席 经济顾问后,收入大增,投资也随 之增加,但他从不任意挥霍,而是 逐渐形成了独到的个人理财观。 一是对3年内要用的钱,绝 不投向证券市场。1975年格林斯 潘想买一套新住宅,但却手头拮据,因为 当时他的大部分钱在股市,卖掉股票怕 经济上受损。从此他形成了上述观念;二 是每月用于分期付款的钱不能超过收入 的50%,否则会捉襟见肘,疲惫不堪;三 是要有系统而规律的投资,选择合适的 伴侣支持自己的理财计划,以保证投资 合理并不断增长。1996年格林斯潘在70 岁时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记者米切尔的 结合,为其合理的家庭理财添了一位好 帮手。格林斯潘的家庭理财观不能说不 科学,但因其投资断断续续,所用精力有 限,理财的效果始终未达到最佳状态,这 样反倒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对美国经济持 续增长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