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观音角雕立像

信息来源:2000.10.21 中国商报 刘联民

佛教中的菩萨一词 概念很广,而菩萨的形 象在佛教造型中更是常 见。菩萨是梵文菩提萨 垂的音译之略,其含义 是“觉有情”,即上求菩 提(觉悟)、下化有情(众 生)的人”。也可称其为 “大士”。原来用于释迦 牟尼修行尚未成佛的称 号,后来被佛教徒广泛用 于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 称呼。民间对叫不上名目 的神像一般都称为菩萨。 菩萨有许多具体的名称, 观音菩萨就是佛教艺术中 常见的题材。据说观音菩 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 佛的协侍,其形象为:头戴 宝冠,身穿衣裙,饰以璎 珞,腕戴金环,手持莲花。 有立像和坐像,皆有莲花 台座。观音是大慈大悲的 菩萨,浙江普陀山是她显 灵说法的道场。 佛像盛行于大乘佛 教形成立后,大乘佛教 佛典提倡造像以积功 德。佛教形象从姿态上 分有立像、坐像、卧像、 飞行像。从特征上分有: 如来佛像,其特征是穿 袈裟、无冠、不戴璎珞; 菩萨像(有男像、女 像)。头戴宝冠、身佩璎 珞;罗汉像,衣着比较多 样,一般具有世俗特点, 因为是出家的比丘。从 规格尺寸上分有;大 佛像、丈六佛像、等身 像以及供养用的小佛 像等。用来制作佛像 的材料也五花八门, 较常见的有石雕、泥 雕、瓷器、牙木竹骨 刻、铜铸等。 如图所示的是一 尊角雕如意观音立 像,用何种动物的头 角有待考证。立像高 13厘米,立像就造像 风格而言,此如意观 音具有典型的宋代雕 刻特征。宋代工艺美 术水平普遍比较高, 当时官府设有文思 院,下设象牙作,专门 从事牙雕技艺。此如 意观音头戴华冠,绀 发垂肩,裙襦长垂,佩 饰繁密。她足大,但没 有莲花台座,但佛像底 部有一小孔,是用于连 接莲花底座的。在整体 造型上,人物的头部 微低俯,观音双手自 然交于腹前,左手部 位夹着一支如意,脖 子挂有项链,脖颈处 没有丰腴的环纹,头 部、肩部、四肢匀称适 度,故整躯造像更显 窈窕秀美,栩栩如生, 熠熠生辉,显示出宋 代艺人杰出的艺术创 造才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