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指示像章探究

信息来源:2000.10.21 中国商报 陈志忠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五·七” 指示发表后,正值“文革”运动刚刚开始, 像章制作狂潮还未掀起,因此在1967年 还没有“五·七”指示的像章出现。直到 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革委会”为 纪念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 时,在庆安县柳河办了一所农场,定名为 “五·七”干校。同年10月5日,《人民日 报》发表题为《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 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并加编者按语 说:“黑龙江五·七干校关于干部下放劳 动的经验很好”,同时还传达了毛泽东的 一段话:“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 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这个时 候,全国各地相继办起了“五·七”干校, 有的地方还办起了“五·七”大学,“五· 七”工厂,“五·七”农场等。 1968年5月7日,济南等各大军区 的后勤部,紧跟形势先后制作出了带有 纪念性的“五·七”指示像章。这类像章的 正面主席肖像,选用1958年毛泽东在河 南新乡田间视察的彩色照片,照片上毛泽 东身穿白色的衬衫,头戴一顶黄色草帽, 周围是一条条沉甸甸的金色麦穗,背后还 有一排青青的玉米秆,头顶是蓝色的天 空。经过艺术设计与加工,这幅彩色照片 就被艺术地再现在像章上,再配上“5·7” 字样和各种图景,成为风靡全国并形成统 一模式的“五·七”指示像章。这些像章造 型各异,方圆旗形皆有,上彩规律一般以 肖像为本色,麦穗为金色,叶子为绿色,草 帽为黄色,背景以红色、蓝色、米黄色或乳 白色相配,画面逼真,异彩纷呈。主席半身 肖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尤其是丰收在望的 麦穗,刻画得更是如实物一般,有极强的 层次感。 其背后的铭文也是不尽相同,有“纪 念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二周年”、“庆祝 伟大领袖毛主席五·七指示三周年”、“热 烈欢呼毛主席5·7指示发表三周年”、 “5·7指示万岁”;也有“镇江专区革委会 首届积代会1969年”、“发挥南泥湾精 神”、“无限忠于毛主席”、“毛主席万岁” 等。还有一枚6297部队制作的“五·七” 指示像章,背面铭文是“纪念五·七指示 四周年”,说明这枚章制作于1970年5 月7日,这时候是像章制作的尾声。经过 归纳整理,我们发现纪念两周年和三周 年的像章较多,而纪念四周年的像章十 分稀少。 “五·七”指示像章正面主席肖像的统 一性是相对,也有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