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与市场 位置如何摆

信息来源:2000.10.25 中国商报

夏宝龙认为,市长与市场的实质 就是政府与市场。在计划经济时期, 由于从宏观到微观的经济运行都是 通过层层的计划和行政指令来调节, 因此在那个时期是市长指挥市场,市 场依附于市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长既服务于市场,又要宏观调控市 场。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确立了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政府的职能 必然相应地转变,市长与市场的关系发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市长要服 务于市场。市长的工作任务由过去直接 指挥企业、指挥市场,转变为促进市场 发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 方面,市长又要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 控,即政府在培育市场、服务于市场的 同时,还必须超越市场,通过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宏观上 来调控和引导市场,弥补和克服市场机 制的固有缺陷,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有 序地向前发展。 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要重视市场而 不能迷信市场,市长要服务于市场而不能 盲从于市场,搞市场经济要“看不见的手” 和“看得见的手”两只手一起抓。 市场机制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是 “看不见的手”,市长的作用即政府的宏 观调控也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是 “看得见的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发 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也不能否认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要 学会综合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 见的手”两只手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长与市场 关系的这种新变化,就要求企业必须转 变经营机制,从找市长变为找市场,同 时也要求市长转变职能和工作重点,从 管企业变为服务和调控市场,形成市场 引导企业、市长服务和调控市场的新的 经济运行模式。 对企业来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决定企业命运和效益的不再是市长而是 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转变经营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市场观念,参与市场 竞争,承担市场风险,寻求市场机遇。 对市长来讲,就是要根据政府的 职能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再直接 介入企业微观层次的生产经营活 动,而转为加强对整个市场的服务 与调控,培育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 序,确认市场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的 市场环境,及时解决市场发育和运行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