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人”要痛打“搅水人”
本报记者胡安 东银川报道:本报 10月31日《六种 “南极人”令消费者 头痛》的消息披露 后,引起了保暖内 衣行业的强烈震 动,联系到近期保 暖内衣市场的混 乱,有关方面表示 要拿起法律武器同 媒体一道打假。 11月5日,受 上海市南极人企业 发展有限公司的委 托,上海市华诚律 师事务所、久久律 师事务所的徐申 民、陆钧两位律师 通过该公司在宁夏 的代理商向本报表 示,将依照《反不正 当竞争法》第5条 第2款追究所有假 “南极人”的侵权责 任。 在传真给本报 的一份律师声明 里,上海市南极人企业发展有限公 司历诉了开发这一产品的艰辛和 知识产权得来的不容易,并指出, 最近发现“上海永行服装公司”等 一些不法厂商虚构厂名、厂址,盗 用他们的包装设计和企业标准,大 量销售假冒伪劣的“南极人”,造成 这一品牌在保暖内衣市场的真假难 分,严重损害了发明人和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 在解释有关商标权注册和认定 问题时,两位律师表示,早在1998 年8月10日,公司就按商标门类的 第25类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注册申 请,并于1999年7月14日通过了初 审公告。今年8月3日,国家商标局作 出裁定,驳回重庆强阵经贸发展有限 公司提出的“商标权异议”请求,准予 上海“南极人”商标注册,现正在按法 定程序办理有关手续。在这样的背 景下,公司才出资邀请著名影星葛 优、徐帆作为他们的“形象代言 人”。 本报收到律师声明几小时后, 上海南极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又打 来电话说,已在上海市工商局黄浦 分局公布了打假举报热线电话,并 通知各地的代理商配合当地工商部 门做好打假取证工作。这一消息随 即得到银川一些大商场的证实。 业内人士认为,六种“南极人” 之所以令消费者头痛不已,一方面 反映出保暖内衣市场的恶性和不正 当竞争;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商标注 册申请过程中的“马拉松”现象。因 此,从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出发,有 关方面应尽快与国际接轨,缩短商 标的认定和审批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