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酱的相爷”字如拳
信息来源:2000.11.04 中国商报 黄振富
卓秉恬(1782年至 1855年)四川华阳人(今属 双流),字晴波,室名枕善书 屋。清嘉庆四年中进士,道 光二十四年官至丞相历任 三朝,任职50余年,曾作 过恭亲王的老师。1840年 鸦片战争开始,卓秉恬作 为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表现出他忠君爱国,反对 英国侵略者的态度。他于 1839年上书要求严禁鸦 片,同时与王公大臣议奏: “吸食窝贩及栽诬罪名,并 员弁徇纵处,分共39条”, 清廷批准执行该禁例。鸦 片战争失败,卓秉恬痛心 疾首。他参与研究江防海 防要务,对鸦片战争后,清 廷必须加强防务,警惕英 国侵略者再次冒险提出了 建议。卓秉恬的忠心得到 清廷的表彰,皇帝还亲书 福、寿字并御赐锦缎书画 珍品。 笔者收藏的这本卓秉 恬手书信札,共16册书、 书法飘逸飞舞,峻拔遒劲, 运时敛指,别具风格。行楷 饶有晋唐风范,将晋人的 典雅、唐人的严谨融于一 炉,挥洒有致、朴拙自然、 意趣淡远,富有书卷气。卓 秉恬的书法作品传世较 少,前几年只见成都一老裱工裱过卓 秉恬的一幅中堂,字如拳头大。以前成 都市许多酱盐店,都挂有“酱园”二字 的榜书吊牌,字迹结构严密,飘逸飞 舞,就是华阳宰相卓秉恬为他家 经营的广益酱园亲笔写的。清道 光、咸丰年间,成都街头就流传 着如下民谣: 卓秉恬,卖过酱,道光年间 拜过相;门前桅杆斗加斗,广益号的好 酱油;柜上站了四个“吼”,斗大酱字映 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