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强县瞄准百强方阵
冲刺全国百强县,成为河南许多县市的发展目标。继巩义之后,目前新郑市又以自身的综合实力跻身这个品牌方阵。在向全国百强县看齐的同时,河南发展县域经济并不一味追求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而是注重综合评价,在突出个体的同时,力求整体发力。“冲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河南有许多县市都行动起来了!”今年5月以来,在河南省召开的数次关于县域经济的座谈会上,这样一种信号导向不时传出。“作为一个GDP超万亿的大省,县域经济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河南的全国百强县却只有巩义和新郑两个。我们需要更多的增长基础。”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冉对记者说。按照有关方面的“内部研讨”,河南近几年最有希望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县级城市,初步锁定为8个(含巩义市)。10月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排名,巩义市和新郑市位列第52位和第100位,从而为河南省冲刺百强县带了一个好头。冲刺百强县河南冲刺由国家统计局排定的全国百强县,其实“心中有底”。2005年12月,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经济日报和县域经济周刊等单位共同推出了“中部百强县(市)”等榜单,在所有排名中,河南以39席独占鳌头,湖南、湖北、安徽、山西、江西则分占19席、18席、10席、9席、5席;前10强中,河南独占6席,而湖南、湖北、山西则分占2席、1席、1席,安徽、江西则双双名落孙山。“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榜单。”河南省统计局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说,“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河南尽管有许多县市属于‘中不溜儿’,但是,我们的发展后劲足、基础扎实,表明某种希望。”根据“内定名单”,新郑、新密、荥阳、义马、登封、偃师、长葛等几个县市是除巩义之外冲刺全国百强县的重点培育对象。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城市历年来在河南的县域经济排名中名次比较靠前,且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同时,与其他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县市不同,这些县市的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独特的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业内专家指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只有短短的10多年,一些强县经历了一个包括企业数量、规模、物流、信息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内的内容广泛而快速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