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农民的草根金融试验

信息来源:2006.09.01 大河报 周健

$T两个农民,以各自 不同的方式,力图在自 己的家乡为解决农民“贷 款难”,寻找到一剂济世 良方。 他们一个叫王建亭, 家住登封市宣化镇,目前 身为登封熔料有限公司 董事长,他于3年前开办 的登封熔料支农帮扶中 心,到现在已为当地农民 发放资金1500万元;另外 一个叫许文盛,长期在濮 阳市农行系统工作,今年 7月,他呼吁2年之久的农 民互助组织“河南省濮阳 市小额信贷互助合作社” 终于挂牌成立,而许本 人,也随之成为河南省首 家“草根银行”的掌舵人。 同样的目标,但不一 样的实现方式;同样的困 惑,但不一样的解决问题 着眼点;同样的服务对 象,但不一样的经济实 力──这些,都让这一南 一北、一老一少两个人在 对待农民小额信贷这个 问题上,殊途同归。$E 他们的探索 一把算盘、一部电话、两张简 易的办公桌、几叠登记簿,这,就是 登封熔料帮扶中心办公室的面貌。 “我们这个机构是在2003年 5月5日,由登封熔料有限公司董 事长王建亭倡导并组织成立的。” 该中心主任、已退居二线的登封市 宣化镇原党委副书记董国政对记 者说,“它的基本操作思路是,以公 司的信誉和资产向本地的金融机 构贷款、拆借资金,以公司的名义 承贷承还。然后,我们再把这部分 资金按最低利息借贷给有致富项 目的农户,企业并不从中谋取丝 毫利益,而帮扶中心,并非什么营 利或非营利机构,它只是一个解 决农民贷款的通道和桥梁。” 对此,记者在宣化镇镇政府 和有关信用社得到了证实。一位 知情人士介绍,登封熔料支农帮 扶中心作为设立在当地明星企业 中的一个部门,自3年前开展“业 务”以来,已向1100多家农户发 放1500万元的“贷款”,而其自身 收益率为零,甚至是负数。 “我专门聘请了几个德高望 重、口碑不错的退休干部,我们登 封熔料给他们发工资。我给农民 的贷款,利息还是最低的,现在国 家规定的利息涨了,但我这儿没 涨。另外还要处理个别的坏账,为 特困户减免贷款──这样算下 来,我们企业一般一年要为此倒 贴二三十万元。”现年60多岁的 登封熔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与登封熔料帮扶中心作为金 融部门“资金中转站”的方式有些 不同,年届不惑的许文盛则通过 奔走呼号,直接在濮阳县建立了 河南省农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