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鸽:“一个人”的战争

信息来源:2006.09.15 大河报 万军伟

$T在合适的时候,一个合适的人“空降”到了银鸽,四 年后,这个曾经濒临退市的企业,成为“中国股市增长最 强劲的上市公司”。$E 9月中旬,作为证监会批 准的第二批股改试点企业之 一,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鸽)完 成股改已有一周年时间。 “股改对银鸽的意义在 于,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瓶颈 问题,股权结构更趋合理,更 关注中小股东利益。”银鸽董 事长杨松贺说。 事实上,相对于股改的 战略意义,对外界而言,银鸽 的拯救方式更值得探索。 2001年年底,上市公司 银鸽投资年度亏损近2.3亿 元,内忧外患的银鸽时刻面 临着停产和被证监会停牌的 危险。此后,一个对造纸一窍 不通的人──杨松贺被空降 至银鸽。四年后,这个门外汉 却把巨亏2.27亿元的银鸽投 资,拉回造纸主业并成为“中 国股市增长最强劲的纸业公 司”。 银鸽拯救的符号意义在 于,企业家的“对症下药”,在 企业突围和拯救中所起到的 关键作用。 “怎么没有看到 浆,浆在哪?”“就在您 手下。” “空降”到银鸽的第一 天,这位34岁的新任董事长 对造纸的了解程度,就“震 惊”了所有的银鸽人。在参观 完造纸车间后,杨松贺将手 撑在一块“纸板”上问道:“怎 么没有看到浆,浆在哪?”他 得到的回答是:“就在您手 下。”造纸用的“纸浆”,并不像人 们想的那样呈现液态,而是一种 或干或湿的纤维物。 杨松贺面临的,不仅仅是一 个自己一窍不通的行业,更是一 个深陷泥淖的企业。银鸽在资本 市场的运作接连惨败;银行亮出 红牌,业务所涉银行几乎都向银 鸽关闭了大门。主业风光不再, 同时背负沉重的债务包袱。在资 本市场上,面临随时被停牌的危 险。 杨松贺接手银鸽公司时,财 务账面上只剩下60万元。企业 人心动荡、情绪低落。 但困境中的银鸽亦不乏优 势:一支难得的技术工人队伍, 并不落后的机器设备,一批优秀 的中青年管理干部,政府的大力 支持。 “我们所需要的,就是银鸽 的管理团队,要让工人看到希 望,迅速提高产品质量,扩大规 模,打开销路,恢复金融部门和 投资者的信心,企业才能扭转危 机。” 在上任后的第一次员工大 会上,杨松贺向工人发出了两个 承诺:一要大幅提升工资,二要 加发年终奖。 但实际上,这两个承诺都是 “空头支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