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山里人的希望

信息来源:2006.09.21 海峡财经导报 巫望群

在闽东老区贫困县屏南 县,熙岭乡溪里村是一个令周 边乡村羡慕的贫困村。这里 原本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 济落后,但自从两年前村里和 福建省地税局攀上“亲戚”以 来,村民们不仅得到了许多实 惠,而且他们的脱贫致富的希 望之火越燃越旺。 同样令人羡慕的还有双溪 镇下七房村、岭下乡上楼村。 2004年,这三个村成为 福建省地税局的定点扶贫村。 局里的两名正科级干部吴国 滨、廖建敏和福建社会主义学 院的正处级干部陈晴辉,分别 来到下七房村、溪里村和上楼 村挂职,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 记。两年多来,福建省地税局 在三个村投入了现金和物资 价值近200万元,局领导先后 有10余人次深入山村看望干 部、了解灾情、督促项目,三名 驻村干部赢得了当地村民的 拥戴。 抓基建: 开公路 修水利 要致富,先修路。两年来, 在福建省地税局和省、市有关 部门的扶持下,三个村共修筑 了15.12公里长的乡村水泥 公路和5公里长的机耕路。道 路畅通后,村里的农副产品交 易成本下降,价格上涨,给村 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下七房村的自然村吴家村盛 产毛竹,乡村公路开通之后, 每百斤毛竹的售价从5元上 涨到22元;溪里村和上楼村 的农副产品以前没人进山收 购,村民年年增产不增收,水 泥路开通之后,村里的蔬菜和 食用菌售价翻了一番。 此外,福建省地税局大力 资助三个村改善水利灌溉、村 民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下 七房村投入10万元因地制宜 维修防洪堤,解除了村民的后 顾之忧;溪里村于2005年底 投入9万元,修建了4公里的 电站坝和自来水引水工程;上 楼村也解决了一个主村、2个 自然村900人的饮用水工程, 建设了主村5条可灌溉农田 500亩的水利渠和一个自然 村可灌溉农田60亩的主渠。 促生产: 要输血更要造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 输血,更要激活农村的造血功 能。在福建省地税局的协调之 下,驻村干部积极寻求有关部 门的支持,带领当地村民进行 了有益的探索。 下七房村的驻村干部吴 国滨了解村情、咨询专家后, 以补助的形式,鼓励村民种植 锥栗、毛竹、食用菌、肉姜、中 药材等经济作物,目前,下七 房村种植锥栗近千亩、毛竹 2000多亩、茶树菇50多万 筒、肉姜50亩、中药材白术近 20亩;同时,该村鼓励村民发 展成规模、产业化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