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产的运营模式之变

信息来源:2006.11.01 大河报 王爽

编者按$$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特别是今年5月中旬出台的“拿地限价、限户型、控制房地产信贷”等政策无疑是对房地产行业的一次大洗牌,无论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经纪公司都面临着“适者生存”的严峻考验。$$随着市场逐渐规范和细分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的加剧,涵盖了税收、信贷、土地、供应、市场、结构乃至信息管理方方面面的新政,转变着中国房地产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向、房地产调控理念与调控方向以及房地产发展模式(游戏规则)与利益的分配。这诸多的转变让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相信企业的竞争不是短跑,而是长跑,必须在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完成企业的管理变革才能适应这种新的环境挑战,已有26年发展历史的国内房地产市场必须从开发、定位、销售等环节产生相应变革,更多的龙头地产企业对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开始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运营模式之变$$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的规律。对于当前的房地产业来说,毫不例外。$$2006年以来的调控风暴已经让所有的开发商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如何适应新的政策,在新的环境下如何生存?成了全国所有开发商共同思考的话题。作为中原地产的记录者,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原一些有实力有思想的开发商审时度势,在企业的运营模式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建业不仅在我省的二级市地攻城略地,而且为了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今年也把自己的触角伸向了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建业集团的董事长胡葆森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住宅开发,可在2006却一不留神“移情别恋”,在自己的家门口搞了个“中州地标”——建业·置地广场,让人们嗅出了建业进军商业地产的味道。$$鑫苑作为一家优秀的本土企业,去年以总销售额近7亿元夺得省会销售排行冠军。今年上半年以鑫苑·中央花园和国际城市花园两个项目的销售额傲视群雄。殊不知,国际城市花园就是鑫苑与实力雄厚的郑州建设投资集团合作而生。一个有雄厚的资金,一个有成熟的房地产运作经验,二者的强强联合,曾经被业内奉为典范。当前国际城市花园的热销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世纪国际企业联盟前身是郑州新世纪住宅建设有限公司,在成功运作郊区大盘21世纪社区后,又在市中心不被看好的位置开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