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前夜,博客们站在十字路口
10月17日以来,博客实名制成了网络讨论的焦点。据媒体报道,信息产业部已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博客研究组”开展“博客实名制”的研究,研究成果将提交信产部供决策参考。而据消息灵通人士分析,博客实名制离正式出台只是一步之遥。作为互联网2.0时代的“开山怪”———博客,从诞生之日起便尽享了网络言论匿名和自由的优势,得以在几年内迅速成长。时至今日,博客和他的使用者们却不得不面对实名制的挑战,站在十字路口,为即将出台的实名制方案争论不已。 实名制是一剂良方?在讨论实名制前,有必要先明晰博客究竟在博友生活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一位网名白板的福州白领看来,博客已经成为他网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其用来记录自己生活点滴的日记本,是朋友们了解自己信息的一面窗户,也是自己抒发情感的领地。这种解释得到了很多调查对象的认同。许多人反对博客实名制,是因为觉得如果推行实名制,网络隐私将荡然无存,伤害了网民参与的草根性。仅仅几天,新浪等各大网站留言版上就写满了网民的不解和质疑,很多人甚至表示以后不再写博客了。阳光社区博客网站的负责人小林分析说,实名制到来后,很多人可能会选择“移民”国外没有实名要求的博客网站。中国博客网的方兴东在自己的博客上留文,文中认为如果此次实名制措施不当,很多网民将流失到国外网站,造成中国博客全面向国外服务商迁移,致使国内大量网络资源白白流失,从而变相地为国外博客网站“做嫁衣”,让其成为中国实名制政策的最大赢家。小林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博客网站尚缺乏赢利模式,若引入实名制,无疑将分散用户,使网站经营雪上加霜。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在博客发展初期,国内博客的进入门槛若设置的比国外高,完全是自捆手脚。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博客行业现在的情况显得有些无序化,尤其是极少数人利用博客的互动性和广泛传播性来扰乱社会秩序,使得大多数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实名制既保护了博客的言论自由,又能保证在自由的基础上得以监管。一位福建IT界资深专家认为,博客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彻底颠覆了互联网既有模式,在目前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新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