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培训:给孩子一个锦绣“钱”程

信息来源:2006.11.09 海峡财经导报 张虎林

来自“中国教育网”的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都存在乱消费、高消费和理财能力差的问题。面对这一令人头疼的现象,一位名叫李姗姗的女孩敏锐地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深圳开办了首家“财商培训公司”,专门教孩子理财,培养他们的“财商”。3年下来,她竟赚了100多万元。 海归女孩发现“理财商机”2002年,李姗姗从美国纽约商学院毕业后回国,应聘到深圳一家专职外语培训机构工作。在工作中,李珊珊发现,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百般宠爱,许多孩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大部分家长都特别重视孩子智力方面的开发,不惜重金让孩子去学钢琴、英语、舞蹈……却很少认识到“财商”的重要性。她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教孩子理财的培训机构,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而且空白的市场,自己何不填补这项空白?因势利导 首战告捷2003年6月,当李姗姗在“深圳家教网”以及本地的社区网站贴出自己的想法后,立即得到很多家长的认同。一位马女士说,她和先生开了一家时装公司,因为忙于生意,平时很少有时间教育儿子,13岁的儿子小东常常一掷千金,所以,她愿意聘请李姗姗教孩子理财,改掉他乱花钱的坏毛病。通过与小东的多次接触,李姗姗发现,小东从小就形成了“金钱万能”的意识,要让他改掉这些坏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自己和家长相互配合,从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她听说小东最爱看美国电影《小鬼当家》,就问他:“知道美国孩子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吗?”“爸妈给的呗。”小家伙理所当然地回答。“不,要靠他们自己去赚。”见小东满脸的不解,李姗姗告诉他,在欧美国家,父母给孩子的零用钱十分有限,如果想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外出旅游,就得靠自己打工赚钱。看到小东对美国孩子打工赚钱很是羡慕,李姗姗因势利导说,“其实你也可以向父母要一份工作,比如为家里的地板打蜡、帮爸妈洗车、给鱼缸换水,等等,你付出了劳动,他们当然乐意支付一定的报酬。”于是,小东很快与父母达成协议,擦一次车收费15元、彻底清扫一次室内卫生收费30元……随后他在银行开了个账户,把每月“打工”挣的钱都存进去,表示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所得。更令马女士惊喜的是,由于亲身体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