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税收新政策 寻求筹划新空间

信息来源:2006.11.23 海峡财经导报 胡俊坤

$T为了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企业技 术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9 月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 下发的《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 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6]88号文)。这些税收优惠政 策为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充 分的政策依据。那么,纳税人如何运 用这些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呢?$E 案例说明 例1:某企业于2006年3 月开始进行产品研发,到2006 年10月底累计发生技术开发费 用150万元,研发也取得初步成 果,新产品将进入试制阶段。但 是新产品的性能需要进行检测。 检测的方案有两种: 方案一:在11月1日购入 某设备,大约需要25万元,在对 产品性能进行检测之后,该设备 将被闲置,2007年2月1日可 将该设备以20万元的价格转让 给另一企业。 方案二:请专门机构进行检 测,检测费用为5万元。企业预 计2006年可以实现利润500万 元。 那么对该企业而言,应该选 择哪一个方案呢? 本例中,无论哪一种方案, 纳税人所付出的都是5万元的 代价,似乎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其实不然,在方案实施之初,第 一种方案比第二种方案多付出 20万元,这多付出的20万元直 到2007年2月1日才能收回, 那么这20万元有一个资金的时 间价值问题。 假设资金的时间价值为 10%,那么20万元被占用3个 月的成本应为20×10%×3/12= 0.5万元。但是另一方面,这多付 出的20万元又直接地减少了企 业应税所得,少缴纳企业所得 税=20×150%×33%=9.9万元。这 9.9万元直到2007年所得税汇 算清缴时才需要缴纳,即这部分 税款被延迟了一年,如此,也可 以获得其时间价值,其时间价值 为:9.9×10%=0.99万元。经过比 较后不难发现,第一种方案比第 二种方案可以多获得收益0.49 万元,自然,企业应该选择第一 种方案。 例2:某企业经济效益比较 好,连年盈利,年利润均在2000 万元以上。为了争取更大的收 益,企业董事会决定进行新产品 研发,经过努力推出了两种技术 开发计划方案: 方案一:年初从乙科研机构 购买一项技术需支出300万元, 合同约定年限10年。 方案二:与乙科研机构联合 开发新产品,即雇用乙科研机构 的科研人员与企业开发人员共 同开发新产品,估计费用约340 万元。由于乙企业已经拥有了较 为成熟的技术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