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掌握存货售价金额核算法
谈到存货售价金额核算法,很多人印象都不深,其 实在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会计 教材中都介绍过这种存货核算方法,因为它既不是考 试的重点,也不方便记忆,所以大家对它没什么印象。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被商品零售 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商 品进销差价”科目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的,平时商品存货的 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进 销差价”科目,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 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销售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 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 价)×100% 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 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案例:某商店某月的期初存货成本100000元,售价 总额125000元;本期购货成本450000元,售价总额为 675000元;本期销售收入640000元,已收到支票。对本 期购销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1)购入: 借:库存商品675000 贷:物资采购450000 商品进销差价225000 (2)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6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40000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640000 贷:库存商品640000 (4)计算进销差价率: 进销差价率=(25000+225000)/(125000+675000)× 100%=3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640000x31.25%= 200000(元) 根据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冲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2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00000 解析1、如何方便记忆呢?一定要比照“计划成本 法”进行记忆,把它看作一种特殊的“计划成本法”,只要 你将“售价”视为“计划价”,“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比作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那么有关过程和账务处理都很容 易理解了。将“售价”作为“计划价”,还省去了编制计划 价的工作量。 其实,就连“实际成本法”也可以理解为是以“进 价”为“计划价”,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零。 2、售价金额法核算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存货计价方 法,其实它是“零售价法”的一种账务处理方式而已,笔 者这里不再对“零售价法”进行赘述。 3、会计教材上一般不涉及同一种商品售价调整对 售价金额核算法账务处理的影响,账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