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险企演绎全新“中国攻略”
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进入倒计时,外资进入保险、银行等金融领域的步伐正不断加快。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7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21个营业性机构,135家外资保险机构设立了近200家代表处。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东四个开放较早、外资保险公司较为集中的地区,外资险企保费收入已分别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9.43%、17.37%、10.14%和8.86%。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外资保险机构素来长袖善舞:在银保、团险、养老金等领域,外资保险集团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其风头大有盖过中资保险公司的趋势;在中国沿海一线城市盘踞后,外资险企开始按捺不住,直奔西部二线城市;与此同时,他们多路出击,正值改制的国内商业银行成了他们投资的首选。 二线城市包围战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中国保险市场对合资保险公司取消地域和数量的限制,外资保险机构正加快其在华布局的步伐。布局“热点”正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延伸至其他地区,特别是向拥有众多人口的中西部和东北部转移。从青岛到成都,10多家合资寿险公司旋风般地进入被中资对手占据的内陆二线城市。外资保险机构在华布局重心渐移的背后,是对这些二线城市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除了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中国大幅度的经济发展也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蔓延,进入二线城市对于合资寿险公司来说是迟早的事情。”中德安联人寿的CEO孟建安表示,从国内保险市场发展的大方向来看,选择此时进入二线城市是明智的。比如四川等中西部地区保险市场,通常保险需求较大、市场主体较少。从中德安联人寿的扩张版图来看,合资寿险公司并非盲目设点开设分支机构,他们选择开业的二线城市的共同点是寿险公司数量较少、市场竞争不激烈、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或靠近中方股东大本营的城市。四川、山东、辽宁等省份亦成了合资保险公司向二线城市延伸的重点省份。值得注意的是,一贯“养尊处优”的内资险企不太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及环境,而外资保险公司正奋力挣脱束缚,疾步涉入中国市场,外资险企激进的投资步伐不断威胁着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认为,外资保险公司在发力二线城市的同时,中资险企如再不改善落后的产品及僵化的服务,外资个性化的产品及人性化的服务,将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