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通俗车险保单亮相 “白话”容易引纠纷?

信息来源:2006.12.14 海峡财经导报 仇兆燕

小吴前年买了车,已经投保了两年车险的他却从没有仔细看过保单,“看不懂干脆就不看了。”小吴坦率地说。很多车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条款表述干巴巴、生硬,缺乏亲切感,让人很难读下去;专业化程度高,很难读懂……近日,首款“白话”车险保单掀起了盖头。笔者从4家获得牌照的外资财产保险公司之一———中银保险公司获悉,该公司的首款车险产品采用了通俗化条款,这也是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对外资放行后,外资财险商为抢滩中国车险市场抛出的首个“法宝”。新的“白话”保单中,文字更加通俗易懂,以前在车险保单中普遍使用的例如“投保人”等专业保险术语都变成了“您”等口语化的语言。 适用人群:仅中银四类持卡人能享受首款白话版车险保单为汽车盗抢险产品。不过目前这款通俗化保单仅有中国银行的四类持卡人群能享受到。 这四类人群为中国银行的长城人民币信用卡、中银系列信用卡、长城国际卡、中银理财贵宾卡的持卡者,目前这四类人群总计约有50万人左右。“眼下这款产品仅仅是个尝试,未来得到市场良好的反馈后,我们会继续推广。”中银保险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同时,中银保险还将盗抢险的等待期限由目前业内普遍采用的60天,变为30天(以往车险消费者在报案后并向保险公司提供索赔材料后,往往要在60天或90天的等待期后方能领取到赔偿金)。业内看法:“白话”保单司法上难界定中银保险有限公司车险项目筹备组组长毕欣表示,随着我国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车险保单难倒消费者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此,在此次上市的《中国银行长城卡持卡人家庭自用汽车盗抢保险》条款中,尽量采取通俗化的文字,以便让消费者轻轻松松阅读,明明白白消费。不过业内人士却有不同的看法。某中资保险公司车险部的有关人士表示:投保人看不看保单并不在于保单是否通俗,关键在于投保人愿不愿意看。通俗化的合同把握不好很容易引发纠纷,而且目前行业内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究竟“通俗”到什么程度,公司也很难把握,因此出台行业标准很关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认为,车险通俗化保单未必会引起同行业的跟进,不会带来保险业的“白话文运动”。一旦发生事故纠纷,这种不符合保险语言表述的“白话”保单司法上很难界定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