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理财产品求同存异
由于在股票一级市场“打新股”能获得稳健收益,工行、中信、兴业、民生等银行相继推出了以“打新股”为主要投资模式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希望帮助投资者分享“打新股”的稳定高收益。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近期推出的两款主打新股的理财产品,表面上看似相近,实际上大有区别。两款产品相似度高中信银行推出的打新股产品名为“新年计划1号”,发行期为2006年12月20日至2007年1月7日,是中信银行基于“人民币理财双季计划3号”推出的升级产品。由于“双季3号”在2006年11月底已实现年化收益率5.97%,因此“新年计划”预期年收益率设定为3%—8%。据中信银行福州左海支行的一位理财经理介绍,“新年计划1号”的投资起点仅为1万元人民币,门槛较低,投资期限1年。按照中信的理财风险评级,该产品属于黄色级别,即属较低风险产品。而12月20日,同是以新股申购为主要投资方向的“民生财富·好运理财2号”也新鲜出炉。该产品的发行期截至2007年1月10日,预期年收益率也是3%—8%,但该产品的投资期限稍短,仅260天,投资起点较高,5万元起售。 据民生银行福州鼓楼支行的客户经理透露,“好运理财2号”之所以与中信“新年计划1号”如此相似,是因为这两款产品的受托投资方都是中信信托公司———由中信信托公司负责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申购投资证券市场的首发新股、增发新股及其他货币市场工具。管理费收取方式大不同据了解,“新年计划1号”和“好运理财2号”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管理费的收取上。中信银行福州左海支行的理财经理表示,由于中信信托公司与中信银行是“直系”关系,因此中信银行的“新年计划1号”收取的管理费更低:产品到期时,如果单位净值(费后)超过1.03,即收益率超过3%时,将收取不超过1.5%(年化费率)的管理费;单位净值低于1.03时,不收取管理费。而民生银行的“好运理财2号”则要收取更高的管理费:当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3%时,超过部分的收益,银行和信托公司将分别抽取20%和30%作为管理费。对此,民生银行福州鼓楼支行的理财经理则认为,让中信信托公司抽取较高比例的费用主要是起到“激励作用”,让受托投资方更有动力为投资者谋取高收益。他认为,“新年计划1号”的性质为集合理财产品,风险相对较大;而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