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故城:四面云山三面水

信息来源:2005.01.12 大河报 盛夏张怀银

我从未见过如此美的老城,“四面云山三面水, 一城烟树半城田。”2004年12月9日晨8时,漫天寒雾,一地浓霜,陕州故城静极。我和三门峡市前文物局副局长、文物专家许永生先生一起来此。七十出头的许先生带着我在故城内外上下行走,他赞叹:“陕州故城真是美极了。”故城确实美。我想象若在空中俯瞰,一定壮美非凡:四面皆山,莽莽苍苍,沿原崤山向西顺观音堂、张茅、磁钟的山岭走向,自东向西,庞大的龟形盆地直插于黄河之中。黄河壮阔两面环绕,青龙涧河清碧从另一面抱城,水城一体,灵秀逼人。我下至辽阔的黄河滩上,西北望,仰视故城,周围土城墙断续6.5公里。而视野未及的东南城脚下曾经有16米深的壕沟,视野所及的西、北两面崖高十多米,相当于五六层高楼(历史上曾高达30多米,相当于十几层的高楼)。两千年的风云,越过苍凉的冬日荒原,从瑟瑟作响的芦苇梢上吹来,一种苍凉的感觉散漫开来。高耸的土色城垣如危岩壁立,让人感到沉静。转身看黄河,三门峡水库和青龙涧河大坝形成高峡平湖,5万亩的水面清澄碧透,温婉安静得令人无法置信。河对岸是山西平陆县,平畴沃野,烟蓝色的中条山余脉在寒雾中隐约可见。我攀上城垣,整座故城展现在眼前。近观满城之树多有经霜不凋的绿,穿透寒雾可见钟鼓楼的飞檐和宝轮寺塔的塔尖。远望陕州新城市井繁华,高楼林立。陪同我的许先生在此生活50多年,是三门峡文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告诉我:黄河流经的地域,两千多年历史的陕州故城是离黄河最近的一座古城址,三门峡是离黄河最近的两座城市之一(另一城市为甘肃省兰州市)。陕州故城延续两千年,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开始建城,1957年废弃。1982年开始规划为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园林风景区,许永生参与了这个规划的决策。从“两京锁钥”的兵家要地、商贸重镇到如今的城市公园,从实用意义到审美意义,陕州故城完成了历史使命又开始了新的功能承载。从壮丽雄伟的大城变为宁静平淡的公园,这就是现实,新的存在就是再生的原初形态。辉煌不可再造。潺潺的黄河水声亘古流响,在我内心激荡。走下城垣,回首故城,晨雾渐渐散尽,太阳把“豫西地区现存建城时代最早、面积最大、延续使用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学术研究价值最高的汉代古城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