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竞争力: 打造中原崛起的“龙头”

信息来源:2005.01.07 大河报 王春利

王作成简介:王作成,1965年生。1988年和1991年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政府竞争力。现任河南省统计局总统计师,高级统计师,兼中国人民大学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财经学院统计学系硕士生导师,周口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顾问,河南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情研究会理事等。近些年其科研成果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从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更多行业向外资敞开大门。国外巨头们对中国市场垂涎已久,各路资本早就摩拳擦掌。面对经济全球化引发的资本无边界流动,河南凭什么把“国外来客”请到中原?怎么吸引外来的优势企业,留住域内的优秀企业?在区域竞争成为发展主题的时代,竞争不光是企业间的事,各地政府间也在角逐。岁末年初,我省有关部门组织“十一五规划”借脑会,一些专家建言:政府竞争力应列入下一个五年规划。河南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竞争力研究中心博士王作成就是这一观点的有力支持者。本报记者日前对他作了专访。七日财富:眼下国内一些省市提出打造“政府竞争力”,到底什么是政府竞争力?它缘何忽然炙手可热起来?王作成:政府竞争力是在政府竞争层面中某一政府所表现出的参与竞争的能力,它是对政府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增强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等方面发挥公共管理职能,从而对整个区域竞争力的促进和影响程度所作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投资环境竞争力,法律制度竞争力和政府效率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资源、资本、技术、人才日益向优势区域聚集,区域竞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政府竞争力作为区域竞争力的龙头和核心,自然越来越受关注。我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属集权模式,政府间只是有限竞争。改革开放初期表现为“诸侯割据”,企业缺乏流动,政府间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地方行政干预、市场分割、重复建设等原始性竞争。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政府职能转换,由对辖区经济的组织操纵转向间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