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VS“铁饭碗”
眼见为“观”,心想为“念”,观念是时代的产物,带着时代的烙印。传统的就业观代表着老一辈对社会主义的渴望,展示着老一辈探索社会主义的历程,然而,随着年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的到来,就业观又有了新的诠释。带有时代特色的“灵活就业”观念正慢慢地蔓延开来,而“铁饭碗”却不愿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一、就业观念的新旧$$据了解,在现在的就业大军中,存在着新旧两种不同的就业观念。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铁饭碗”的心理定势让绝大部分人认为就业就是“找到一份旱涝保收、没有风险的工作”,只有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并且把劳动关系转到企业才能算真正就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运作,国有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终身职业”的时代已经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人拥有终身就业机会”的时代。于是,与之相对应的“找到活计,有固定的收入”就算就业的新就业观就在部分求职者心中酝酿开来。$$二、就业的误区$$新旧事物的更替,本是自然的规律,但是,事物被人们完全接受总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有不少人因为观念不能转变,而“赋闲在家”。据省劳动厅劳动就业处副处长陈宗利分析,待业者难以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就是因为——$$1.就业靠国家、吃饭靠企业。一些人还是习惯“等、靠、要”,认为政府应该给他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其实,近年来,政府一直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如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搞好再就业服务等等,为就业和再就业者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是,这些毕竟是外因,很多人没有找到工作主要还是因为待业者的思想、观念滞后等内在原因。$$2.拥有“铁饭碗”才算就业。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想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聘用制已成为单位聘人的主要方式。另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流动就业,不仅成为一种就业现实,更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在现下的就业大军中,无论干部还是职工,已经端不着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了,“下岗”随时都有可能。$$3. 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只是暂时就业。这种想法也不在少数。据了解,好多人就是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