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治”=以人为本

信息来源:2005.04.08 大河报 张翼鹏

一位哲学家让儿子拼一张地图,本以为 是很难的事,不料儿子几分钟就拼好了。父 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地图的形状看起来是 一个人像,只要把人像拼好了,地图也就拼出 来了。哲学家由此顿悟:世上万物最后都归 结到人上,只要把人的因素处理好了,那么整 个世界也就和谐了。 这也是商都集团总裁吴涛的顿悟。这位 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总裁,由于悟到了企业 管理“以人为本”的真谛,正带领着创业8年 血气方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更深远处。 “财散人聚” 谈及商都集团的成功,吴涛认为,商都之 所以能幸存并发展起来,首先应归功于它的 机制好,也就是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 上世纪90年代的饲料公司大多是粮食 系统和畜牧系统的下属公司,国有企业的僵 化的机制使很多企业在惨烈的市场竞争面前 倒了下来。而商都集团的前身金穗公司从成 立之初,就实行产权明晰的股份制,五六位原 始股东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技术,以资本为 纽带,实行优势互补,打造了精诚合作的创业 环境。 有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时,由于怕“肥水 流向外人田”,攥紧手里的股份不放,宁愿让 企业发展放缓甚至让它停滞,也舍不得让后 来者分享成功,共同把事业做大。这样形成 的局面是财聚人散:个人所占的财富比例没 有减少,但由于盘子没有做起来,所有者的收 入并没有增加多少。 很幸运的是,商都的管理层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观。他们宁要大蛋糕的一小块,也不要小蛋糕的一大 块,所以在后来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又吸收了几位股 东,使股东人数发展到了15位。这就形成了“财散人 聚”的局面,个人所占的比例虽然小了,但由于盘子 大了,每位股东所得的绝对数也大了。 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成功,他们不仅在管理层 推行高薪,还正在考虑实行股权激励,以期吸引更多 的人加入这个事业,实行吸引人才的“法治化”。 由于有完善的激励措施,在吸引人才上,成长性 良好的商都集团有自己的优势,别看从事的是并不 吸引人的涉农产业,但还是把许多有才能的人招至 麾下。 吴涛透露,他们的一线营销人员许多都是大学 生,他们懂得农村,了解农业,并能利用自己的才能 把农民带动起来。 “连素以头脑活络、擅长经商的犹大人都说,不 要去赚穷人的钱,我们却要挣中国农民的钱,可以想 像这

...
免责声明:本网站报纸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冀ICP备2021005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