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居民家庭收入呈“金字塔”形
调查显示:85%的家庭基本小康郑州市城调队对郑州市400户城市居民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2004年,郑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67元,同比增长11.8%。如果单从达到基本小康的整套指标体系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测算城市家庭个体的话,到2004年年末,郑州市近85%的城市家庭个体进入了基本小康水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133元以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133元这个数字,是按照1990年统计局制定的基本小康标准(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元)和历年来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综合计算得出。分析认为:平均值存在“虚高”现象?郑州市城调队专业人士分析称,郑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因高收入家庭增长拉动而出现部分“虚高”现象。这位人士称,在谈到可支配收入话题时,一般都是用“人均”的提法。一味使用“人均”会掩盖不少矛盾,可能会在某一天,算人均账已经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但事实上很可能是富人“代”穷人脱了贫。调查资料表明,2004年郑州市占样本量10%的最低收入户,由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由过去的180元提高到了200元,家庭收入同比增长了9.1%;10%的低收入户收入同比下降了18.0%;20%的较低收入户收入增长了11.0%;中间20%的收入户增长了10.7%。都低于郑州市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11.8%的增长速度。详细分析调查数据还发现: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家庭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53.5%,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400元以下的为13.9%。这些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也仅为8291元,处在平均水平以下。换句话说,目前郑州市至少还有53.5%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处在平均水平以下。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据测算,尽管目前郑州市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9667元,但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才3251元,10%的最高收入家庭已经达到了23133元,后者是前者的7倍。所以,目前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几乎全靠中高收入户的收入增长来拉动。而人均的算法,容易掩盖不同单位之间的差距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调查结果: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形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按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来排序,其所占比重则呈现出从高到低的趋势。越是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所占的比重就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