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鞋业”走向何方?
$T我国黄牛皮质量最好的是豫中南地区,这使我省在制鞋的原料皮采购与贮存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还有在中西部颇有影响的京广路鞋城,有很好的物流分销平台,应该说我们具有鞋业生产的比较优势。 但我省近亿的人口,脚上穿的鞋却绝大部分是外省生产的。除了有限的一两个品牌外,河南鞋在消费者心目中没什么地位。作为全省鞋业的缩影,郑州鞋业面临同样的尴尬。 有人大声疾呼:“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扶持本地鞋业生产,也许三五年过后,郑州鞋业将彻底被这个行业淘汰。”$E 崛起于民间的“草根产业” 说起不久前媒体报道的郑州市二七区工 商局连续查获多起郑州鞋假冒外地鞋的事, 河南省皮革行业协会的秘书长高建义并没有 感到特别意外,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事情几乎 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不经工商人员查处,大 家不知道而已。 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没有专门的鞋业行业 协会,协调制鞋企业、为鞋企服务算是省皮革行 业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高建义对郑州市 乃至我省的鞋业发展十分熟悉,各种数据可以 说是了如指掌,信手拈来。 他认为,之所以大量出现郑州鞋假冒 外地鞋的情况,除了鞋企老板急功近利,缺 乏长远发展眼光外,也表明郑州市的鞋业 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郑州市的制鞋企业除了双凤等几个 大厂外,大量的小厂集中于以管城区十八 里河乡南五里堡村和南曹乡为中心的地带, 加上散布于其他各区的零星加工厂,郑州 的鞋厂至少有上百家之多。”高建义总结郑 州市的鞋业有三个特点:首先部是民营企 业;其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也比较混乱; 再次规模都很小。那些实力不强的小制鞋 企业,为了每双鞋能多卖几元钱,就不惜 贴上异地的商标,假冒外地鞋出售。 温州鞋当初也是假冒盛行,一度成为 假冒伪劣鞋的代名词,但后来他们完成资 本的原始积累后,就迅速“上岸”,致力于品 牌的打造,可我们的鞋业目前还处于靠假 冒生存的低水平阶段,这不能不说是郑州 鞋业的悲哀。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在越 来越强调市场经济秩序的今天,这种靠“贴 牌加工”的企业肯定长不大。事实上,几年 来郑州鞋业难以发展壮大,不能不说和从 业人员的目光短浅有关。 亟须政府扶持 “制鞋和别的行业不一样,因为在生产 领域利润很低,完成资本积累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