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老土地走向新市场
近日,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宣布,收购水工机械厂270亩土地,郑州电缆厂一期290余亩土地、二期300余亩土地,金笛印染厂140亩土地,电器装备总厂130亩土地……数十家国有企业“吐”地,注入郑州土地蓄水池,最早的一宗百余亩的土地要在本月投放市场。此举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国有企业“吐”出千亩土地,对缓解干涸的郑州土地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企“吐地”$$“将在近期陆续投放市场的近2000亩储备土地中,有980亩是从国有企业收购的工业用地,这些土地集中在市区,其他约1000亩土地为新增的集体土地,主要分布在郑州市的城乡接合部。”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发展研究处有关负责人说,本次“吐”地将按计划分批进行,其中大批土地是收购国有企业土地,最早的一宗百余亩的土地要在9月投放市场。这些储备土地将通过“招拍挂”的公开供地程序走向市场。$$该人士进一步说:“这些地块多位于郑州西区,从土地资源盘活上看,使土地资产变现既符合有关政策,又为企业募得更多的资金。”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处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之前有不少国企改制走过很多弯路,对价格、资金方面的保障也不满意。实行土地收购储备,不仅能促进改制企业的发展,而且还能为政府创造更大的收益,是企业和买方“双赢”的结果。$$“我们过去在土地变现,寻求资金支持方面走过弯路,现在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捷径。”对此,郑州西区某国有企业有关负责人也如是表示。$$“通过土地置换,盘活现有土地资产,改善企业生产状况,又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资金支持)。”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国企搬迁过程中,通过置换土地差价,为企业提供资金,还可帮助企业进行新厂址的选定工作等等。“这是一份迟来的爱。”一些(停产)企业如是戏称。$$种种迹象表明,更多的国有企业对如何盘活土地资产,采取的方式是“一吐为快”。$$据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有关人士介绍,郑州某大型国有企业多年身陷资金困境,近乎无路可走。企业唯一的优良资产是厂区土地:该企业大厂区、小车间,有近一半的土地野草丛生,林木杂长,长期荒废。“一边是寸土寸金的厂区土地无法变现,一边是饱受饥饿的大型企业面临破产,我们像是捧着金碗的叫花子。”一位企业的领导自嘲说。$$据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