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发展区域失衡
在我们记录的十名财富榜样中,辽阔的豫南三城信阳、南阳和驻马店三地企业家失语;在小城许昌,居然有三名巨人上榜。这中间,除去榜单名额较少的先天因素外,榜单之外的东西还是让我们的心情苦涩。我们的记者亲赴全省每一个市地调研,在商丘、开封和周口这三个农业大市,熟悉当地民企发展的人士向我们讲述了没有资源优势的他们,发展是何等的艰难。“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没有山没有矿咋吃?有水(沙颍河)水路不通咋办?”在偏远的豫南,这种问题也是当地决策者和当地人的共同苦恼。而在巩义,你几乎看不到国有企业的踪迹。当地坊间慨叹,因为没有一片足够大的平地可以建厂,巩义回郭镇58家烟厂搬迁新郑,合并而成今天的年交税22亿元的河南第一税收大王——新郑卷烟厂。但是巩义依靠发达的民营企业,在中西部第一个跻身百强县(市)的行列。在登封和新密,林立的烟囱告诉你这是民企扎堆的地方。在许昌,黄河旋风领衔的民企三巨头已经成长为中国范围内的行业领袖,跟随的还有一帮各行各业的小兄弟。其实,在许昌市的媒体上,经常与三人的名字一起出现的民营企业家森源电气的楚金甫,若算上其不久前拿下的奔马实业及与洛拖合作的农用汽车资产,身家也不小,还有众品食业的朱献福等。思路决定出路。没有资源,我们还拥有国内和国外这个共同的市场。辅仁药业朱文臣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农业地区企业家的突围之路,而巩义浓厚的民营经济发展氛围让那里的人以创业为荣,千万元级富豪几乎比比皆是。在老工业基地焦作,能够叫得响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习惯于在国企工作的人们的思想尚在转变。回过头来,许昌这三家企业能成为行业龙头,也是有传统产业基础的。黄河实业所在的长葛市,机械配件相当有名,瑞贝卡所在的许昌县,从清末开始已逐渐成为国内最大的档发集散地,而骆驼鞋业选择做鞋,主要原因是许昌当地的美菊鞋业当时非常红火。但是,有传统产业基础并不一定就能孕育出产业龙头来。开封的工业基础要说也很雄厚,尤其是化学和电器行业,但当纳爱斯风行全国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驰名全国的“矛盾”却一直止步不前。据说,安阳的制药工业曾非常繁荣,是河南省有名的医药基地,但是,如今又有多少能在全国叫响的药企?所以,透过民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