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虽缺,河南文保不能等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将于9月27日正式开工,这也是中线一期工程在河南省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项目。与三峡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相比,南水北调工程中所涉及的文物,无论从价值还是数量,都将远远超过三峡工程。河南是文物大省,各项文物保护工作更显得迫切而又繁重。在国家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河南文保工作仍然积极开展起来了。9月25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调研考察组莅临河南南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文保开展和所需经费情况。——编者文物价值数量远超三峡工程“河南是文物大省,从丹江口水库到整个调水渠河南段,文物丰富,文物遗存多,面积大。河南段的文物抢救不了、保护不好,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无法开展。”9月25日,莅临河南参加由全国政协组织的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调研考察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及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均表达了上述观点。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跨区域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建设将大大缓解我国北部地区用水的紧张状态。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已相继开工建设。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纵贯中原腹地,穿越区域是我国古代人类世代居住地区,其中,中线工程总干渠连接着夏文化、商文化,楚文化、燕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是古人类生活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区和总干渠渠线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丹江口水库二期工程淹没区,仅已知的需要抢救保护和发掘的文物点就有200多处,据估计,170米水位淹没区内的古墓有近万座;工程一旦开工,水库正常蓄水位将从现在的157米提高到170米,淹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约37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从远古的人类化石遗址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部分古建筑群等珍贵文物所在地都将被永久淹没。与三峡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相比,南水北调工程中所涉及的文物,无论从价值还是数量,都将远远超过三峡工程。陈爱兰说,该工程水源地是跨湖北、河南两省的丹江口水库,总干渠全长1267公里,其中河南境内长731公里,约占总长度的60%。总干渠南起南阳盆地,经伏牛山南麓、太行山东麓、黄淮平原,纵跨河南省全境。所经过的区域,自古就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渠线涉
...